|返回首页 | 大会特别演讲 | 大会专题讲座 | 大会自由发言 | 大会展板展示 | 大会综合信息 | 眼科厂商名录
|您的位置>>大会专题讲座>>角膜病>>免疫性角结膜病的治疗学进展[转载]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905次 关键词:免疫

 
   [作者]: maojin [单位或文章来源]: 朱志忠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 [加入时间]:2002/8/25
  免疫性角结膜病的治疗学进展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905   


一、蚕蚀性角膜溃疡
(一)、影响疗效和预后的因素
1.Wood和Kaufman关于本病的分型不够全面和准确
2.双眼发病者角膜穿孔率和溃疡复发率高
3.青年患者、炎症症状体征严重进展迅速者,对药物疗效差,应及早考虑作综合治疗。
4.病情发展缓慢或老年单眼患者,对免疫抑制剂、球结膜环切和羊膜贴敷等治疗反应较佳。
5.考虑到角膜缘干细胞对于角膜光学属性的关键作用,凡作指环形或全角膜板层移植者,供体材料应力求用新鲜角膜或有角膜缘干细胞活性的保存角膜,必须手术而又无法找到新鲜材料时,凡新月形板层移植范围超过180度者,应同时联合作角巩膜羊膜贴敷术,寄希望于球结膜上皮细胞横向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带来的角膜血管化。
(二)、治疗措施
1.免疫抑制剂 全身用药与局部点眼相结合,根据病情和经济条件,选用下述用药方案:环孢霉素A 150mg bid;环孢霉素A 75mg bid联合强的松 20mg qd;环磷酸胺 50mg tid联合强的松20mg qd,全身用药4~6w,根据病情好转情况减量,总疗程不得〈8周。局部免疫抑制剂点眼维持至临床炎症静息(0.01%地塞米松、0.3%~0.5%环孢霉素A或0.05%FK 506 bid~qid)。定期随访肝肾功能、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高血压病人慎用环孢霉素A和强的松。
2.球结膜环切 病灶范围≥2/3、全周者应作全周球结膜环切,球结膜切除宽度5mm,并作溃疡区角膜病灶切除;亦可与羊膜贴敷术联合。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 tid加局部免疫抑制剂点眼。
3.羊膜贴敷术 部分或全周球结膜环切联合全角膜及5mm范围巩膜羊膜贴敷,10-0尼龙线巩膜褥式固定8针,术眼轻压绷带lw,局部免疫抑剂维持点眼。
4.板层角膜移植术 青年患者宜及早手术;尽可能应用新鲜角膜或有角膜缘于细胞活性的保存角膜;常规球结膜环切;病灶≥2/3全周者作指环形移植;角膜板层切除范围应包括虽无溃疡但已有水肿的角膜,深度力求达到将新生血管切除干净;手术先从邻近病灶区域的透明角膜开始,深度超越溃疡,作离心脏扩展,可减少手术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移植片应带2mm板层巩膜;联合角巩膜羊膜贴敷疗效更好。
二、、单纯疱疹性角膜基质炎(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HSK)
(一)免疫病理机制和治疗学原理
1.HSK是一种由病毒抗原引发的IV型免疫反应。
2.上皮、 基质、内皮三层组织中均沉积有病毒抗原,从数量上讲以基质中含量最多,长期反复发作者,角膜中央区接近后弹力层水平的深基质层沉积有大量病毒抗原,这些抗原吸引了众多免疫效应细胞的阳性趋化,是为KP。其分布状态与病毒抗原一致。
3.HSK患者角膜处于潜在性高敏状态。角膜基质也是HSV潜伏感染的基地。任何影响免疫状态的诱因均可能触发局部炎症复燃。
4.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够做到的治疗原则:用药物抑毒抗炎或以手术方法清扫潜伏感染基地。
(二)治疗措施
1.局部点滴含微量地塞米松的复方抗单疱滴眼剂,具体用法为最初q2h点眼1~2W。酌情减少频次,直至qd-qod-bid,疗程两个月左右。临床治愈率接近100%,视力恢复良好。该滴眼剂具有抑毒抗炎双重作用,对角膜上皮和基质的修复无明显抑制作用,美中不足的是,角膜组织中潜伏的病毒及其抗原仍然存在,停药后难以避免复发。
2.≤8.omm穿透角膜移植 适用效病灶局限的HSK病例。术后五年复发率低。
3.8.5~9.omm深板层移植 适应证:病灶≥8mm,药物治疗仍不能阻止复发者。手术要点:剖切深度力求达到后弹力层水平,或至少要将植床的新生血管和基质浸润病灶切除干净,以最大限度地清除基质层的病毒抗原和炎症细胞;移植材料如为保存角膜,联合羊膜贴敷术有利于术后移植片的上皮修复。植床透明病例术后半年视力有望恢复到0.5以上;后层混浊者需在一年后作较小口径PKP增视。5年复发率在5%左右。
三、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一)治疗措施
1.冷冻治疗 部位:上睑结膜与穹窿部结膜。冷冻器(英Keeler厂)及温度:低于-50℃,每一冷冻点冷冻10~15s,点与点之间无间隔。
2.0.3%环孢霉素A点眼。
四、Terrien’s边缘角膜变性
(一)病理组织学与临床病理表现
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单眼或双眼发病。
2.几乎所有病例均有反复眼红自动缓解和伴随眼红周边部角膜变薄扩张的慢性演变过程。
3.69例组织病理学标本显示,角膜缘上皮不规则增生,基底细胞变性水肿,前弹力膜消失,基质结缔组织增生和血管新生伴淋巴细胞与吞噬组织细胞浸润。
(二)治疗措施
新月形或指环形板层移植手术要点:
1.适应证:局部角膜扩张有后弹力层膨隆或角膜有明显扩张致明显散光者。
2.球结膜环切4~5mm。
3.后弹力层膨隆区用4%可卡因棉片贴敷45~605,生理盐水冲洗后撕净膨隆区角膜区上皮,避免术后植入性板层间上皮囊肿。
4.指环形植片尽可能采用新鲜角膜,并带2mm板层巩膜组织,环钻内径供体应比受体大0.5mm,防止术后中央区角膜因受绞榨引发内皮损伤、全层角膜长期水肿。
5.植片厚度与植床切除深度大体一致或薄l/4角膜全厚。
6.植床最薄处针灸针穿刺放房水至膨隆区塌陷。
7.指环形植片外圈与受体巩膜间断固定 12~16针,对称缝合结扎,张力均匀;内圈透明角膜与受体角膜边缘免缝。
8.全角膜与巩膜5mm环形区羊膜贴敷,褥式固定于受体巩膜。
9.球结膜复位 于角膜缘区植片上褥式固定4~6针。
10.术后单眼轻压绷带2~3w,隔日更换敷料。
11.术后用药:强的松20mg qd lw,改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 tid;0.3%环孢霉素A tid至充血消失。



  • 上篇文章屈光性手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发言
  • 下篇文章眼外伤分类法和损伤分区
  • 文章搜索:

    第八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角膜病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单疱病毒角膜炎(HSK)的研究进展 [阅读:2826]
    2. LASIK术后的炎症反应及感染 [阅读:2242]
    3. 免疫性角结膜病的治疗学进展 [阅读:1905]
    4. 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 [阅读:1875]
    5. 棘阿米巴原虫的病原学研究 [阅读:1784]
    学术活动安排-9月10日上午:特别专题-眼免疫及葡萄膜炎
    学术活动安排-9月9日上午眼免疫及葡萄膜炎组(2)
    学术活动安排-9月9日上午眼免疫及葡萄膜炎组(1)
    学术活动安排-9月9日下午眼免疫及葡萄膜组
    免疫性角结膜病的治疗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