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眼病。在人群中发生率约十万分之8~17。在中国每年则将有十万患者。 RD手术是复明手术,要求不仅解剖复位,而且功能康复。了解与视网膜脱离手术相关的基础知识、正确选择术式、术中和术后正确处理发生的并发症,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视网膜脱离两个基本病理改变是存在视网膜裂孔和玻璃体变性对视网膜牵引。手术中需要做到封闭裂孔和缓解玻璃体牵引,方能达到视网膜稳定复位。下面就临床遇到的曾接受手术的部分病例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和同道探讨.
一、 选择手术方式:扣带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手术的目的—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和功能康复,为此,封闭裂孔和缓解玻璃体牵拉是手术的关键。
1力争一次成功复位的术式是最重要的原则。第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视功能恢复较好。
,失败的网脱手术往往较未手术时PVR加重,增加了再手术的难度。而玻璃体手术失败,多因手术的并发症而致失败,病变复杂化,尤其易于形成前PVR ,使处理更困难。
2在能成功复位的条件下选择对眼球损伤较小、相对较安全、风险较小的术式。特别是小儿术式选择更要慎重 。巩膜扣带术 相对对眼球损伤小,发生并发症较玻璃体手术少。大多数未经手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行巩膜扣带术可以获得成功。
3应考虑设备、技术条件及其他因素,应具有熟练的巩膜扣带术的技术方开展玻璃体手术。
. 二、视网膜手术医生必须掌握应用间接眼底镜诊治视网膜脱离:
1有利于正确诊断、查找全部裂孔、准确的定位(全部裂孔),适当的冷凝,减少冷凝的弊端,术中观察眼底。
2需环扎者要适量:临床不断见到
继发性青光眼 一过性、脉络膜脱离、继发闭角型青光眼。
屈光状态改变 眼轴变长,近视度增加。
前段缺血。
三、引流视网膜下液需谨慎从事 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最重要的一步操作。
应适量放液、保持眼压、避免强力挤压眼球
掌握不放液的指征:新鲜脱离休息后可吸收、压迫对应的巩膜时裂孔可以闭合、极浅脱离、术前眼压低等。
四、术毕观察眼底:重点观察视乳头颜色、视网膜裂孔是否封闭、放液点有无异常。及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或手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