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大会特别演讲 | 大会专题讲座 | 大会自由发言 | 大会展板展示 | 大会综合信息 | 眼科厂商名录
|您的位置>>大会专题讲座>>眼底病>>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技术[转载]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708次 关键词:血管造影

 
   [作者]: maojin [单位或文章来源]: 陈有信 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加入时间]:2002/8/24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技术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708   



脉络膜血流占眼底血流的90%以上,视网膜的外5层为脉络膜血流供养,因此,脉络膜循环十分重要,而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足以显示脉络膜循环状况,因此,以往对活体动态的脉络膜循环状况所知甚少。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是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显示脉络膜循环结构即生理病理特征的眼底血管造影技术。脉络膜血管造影就是用吲哚青绿作为造影剂、以红外光源作为激发光,进行眼底,尤其是脉络膜血管造影的方法。随着大量先进设备的引入,ICGA在国内已经有大量的临床应用。ICGA在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显示、某些眼底肿瘤、对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等眼底疾患的诊断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对某些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可以代替FFA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但ICGA不能代替FFA,二者结合,对眼底病的诊治和某些眼底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有关ICGA的正常和异常荧光表现,以及在某些眼底病的诊断价值。



  • 上篇文章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发病机理
  • 下篇文章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 文章搜索:

    第八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底病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He S, YX Chen, Jin M... [阅读:7128]
    2. 黄斑前膜 [阅读:5508]
    3. 光动力疗法及其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阅读:4428]
    4.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分型 [阅读:4243]
    5. 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发病机理 [阅读:3903]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