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很多疾病均可引起黄斑区水肿,由于黄斑区的特殊解剖结构,黄斑区的水肿多形成囊样改变。引起黄斑囊样水肿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发生的机制大多数均是一样的:由于黄斑区小血管的管壁的内皮细胞的紧密联结受到破坏,致使血管内的液体渗出管外,液体积聚在视网膜神经上皮内而形成;少数人视网膜黄斑区血管没有明显改变,但也可以发生黄斑囊样水肿,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各家解释也不一。
诊断黄斑囊样水肿必须应用荧光素血管造影、近年来开展OCT检查是诊断黄斑囊样极为重要手段。
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必须依据其原发病因进行治疗:炎症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应等治疗其原发炎症;非特异性的黄斑囊样水肿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如果病程超过3个月后仍不消退,可用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时最好选用黄色激光,如果没有黄色激光,也可使用绿色激光,最好不用蓝色激光。但激光治疗范围必须比较广泛,为了保证中心凹不受损害,从中心凹起向外半径500μm范围以外开始使用激光治疗,激光光斑必须包括整个后极部,直达上下血管弓,否则达不到治疗效果。进行PRP光凝时,应该先行黄斑区光凝,一周后再行PRP光凝,否则容易加重黄斑区水肿。
少数非特异性、非炎性黄斑囊样水肿,不适宜使用激光治疗者,例如:Irvine-Gass综合症、特发性黄斑囊样水肿,可给乙酰唑胺及消炎痛药物口服。
近年来有用手术治疗黄斑囊样水肿,行玻璃体切除剥去黄斑区内界膜,以减轻黄斑囊样水肿,但其长期疗效尚需大量病例及经验的积累,以及大量随机对照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