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0例泪腺多形性腺瘤和14例恶性泪腺肿瘤中PCNA(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和E-CD(epithelial cadherin)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对研究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演变等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泪腺多形性腺瘤20例,泪腺恶性肿瘤14例(腺样囊腺癌10例,多形性腺癌和腺癌各2例),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理室。正常泪腺标本4例。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法进行PCNA(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on)和E-CD(epithelial 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在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试验中,正常泪腺组中增殖指数(prolifetating index,PI)为10.2%,在多形性腺瘤中PI为24.6%,而恶性泪腺肿瘤中PI为41.8%,其中多形性腺癌PI为32.0%,泪腺囊腺癌PI为47.2%,腺癌PI为37.6%。泪腺上皮性肿瘤PI值与正常泪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泪腺肿瘤PI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泪腺肿瘤各组织类型间PI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组中各组织类型间PI值与良性多形性腺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5%、80%和100%,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E-CD的免疫组化研究试验中,正常泪腺组中侵袭指数(invasive index,I I)为65.3%,在多形性腺瘤中I I为64.6%,而恶性泪腺肿瘤中I I为41.8%。三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恶性泪腺肿瘤I I值明显低于正常泪腺和多形性腺瘤组,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泪腺肿瘤各组织类型间PI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组中各组织类型间PI值与良性多形性腺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泪腺组中E-CD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多形性腺瘤中E-CD表达率为80.0%,而恶性泪腺肿瘤中E-CD表达率为28.6%。结论 PCNA可作为判断泪腺腺良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E-CD可能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