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科病理(投)>>PCNA和E-CD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基础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883次 关键词:泪腺肿瘤

 
   [作者]: 朱建波 李彬 孙宪丽 史季桐 安裕志 李辽青 [单位或文章来源]: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加入时间]:2003/7/20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PCNA和E-CD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883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0例泪腺多形性腺瘤和14例恶性泪腺肿瘤中PCNA(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和E-CD(epithelial cadherin)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对研究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演变等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泪腺多形性腺瘤20例,泪腺恶性肿瘤14例(腺样囊腺癌10例,多形性腺癌和腺癌各2例),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理室。正常泪腺标本4例。用S-P(streptavidin/peroxidase)法进行PCNA(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on)和E-CD(epithelial cadherin)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在PCNA的免疫组化研究试验中,正常泪腺组中增殖指数(prolifetating index,PI)为10.2%,在多形性腺瘤中PI为24.6%,而恶性泪腺肿瘤中PI为41.8%,其中多形性腺癌PI为32.0%,泪腺囊腺癌PI为47.2%,腺癌PI为37.6%。泪腺上皮性肿瘤PI值与正常泪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泪腺肿瘤PI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泪腺肿瘤各组织类型间PI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组中各组织类型间PI值与良性多形性腺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率在三组中分别为25%、80%和100%,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E-CD的免疫组化研究试验中,正常泪腺组中侵袭指数(invasive index,I I)为65.3%,在多形性腺瘤中I I为64.6%,而恶性泪腺肿瘤中I I为41.8%。三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恶性泪腺肿瘤I I值明显低于正常泪腺和多形性腺瘤组,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泪腺肿瘤各组织类型间PI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组中各组织类型间PI值与良性多形性腺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泪腺组中E-CD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多形性腺瘤中E-CD表达率为80.0%,而恶性泪腺肿瘤中E-CD表达率为28.6%。结论 PCNA可作为判断泪腺腺良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E-CD可能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 上篇文章273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析
  • 下篇文章双氯芬酸纳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观察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科病理(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表达CD34及其对肿瘤... [阅读:1158]
    2. 眼眶血管肉瘤1例 [阅读:1138]
    3. 三维B超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 [阅读:1126]
    4. 泪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附19例报告 [阅读:1126]
    5. 抛光前后晶体前囊上皮细胞改变的初步研究 [阅读:1091]
    PCNA和E-CD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