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手术中抛光前后晶体前囊上皮细胞的图像分析比较,进一步探讨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抑制方法。
【方法】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5例,术中分别撕取抛光前后的晶体前囊各一块(手术操作由同一位医生完成),经10%的甲醛溶液固定后,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后,在电子显微镜下经图像分析系统观察晶体前囊上皮细胞的数目改变及晶体前囊厚度的改变。
【结果】15例标本中除一例无法在固定液中找到标本外,其余14例均成功制成病理切片进行观察,14例中每一例的晶体前囊上皮细胞的数目和晶体前囊的厚度在晶体前囊抛光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讨论】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是晶体上皮细胞增值,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体前囊抛光前后上皮细胞数目的比较及晶体前囊膜厚度的比较,。进一步探讨晶体前囊抛光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从而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研究发现抛光后的晶体上皮细胞数目和前囊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因为本研究刚开始,尚无手术后患者的情况追踪,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具体工作已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