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科病理(投)>>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表达CD34及其对肿瘤血管密度计算的影响[基础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128次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MVD)

 
   [作者]: 陈雪, Andrew J. Maniotis, Dibyen Maumdar, Jacob Pe’er, and Robert Folberg [单位或文章来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100083 [加入时间]:2003/5/29 [稿件录用方式]: 第三会场发言319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表达CD34及其对肿瘤血管密度计算的影响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128   


目的: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学研究中,血管内皮细胞标记蛋白通常被用来进行微血管密度(MVD)的计算,较高的微血管密度被认为是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不良的标志。但是,如果肿瘤细胞能够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记蛋白,并染色阳性,则MVD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肿瘤的血管密度。此研究旨在观察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标记蛋白染色阳性,从而对MVD计算结果的影响。

方法:200例睫状体或脉络膜黑色素瘤石蜡切片经CD34染色后,按文献中所述方法在CD34染色集中处计数CD34阳性标记点,从而计算MVD。与之相邻的石蜡切片,分别以荧光免疫组化双重标记S100蛋白和CD34,以及Melan-A和CD34,观察并记录同时表达两种蛋白的肿瘤细胞。统计并分析双重染色阳性肿瘤细胞数量及其与MVD关系。

结果:MVD与转移性脉络膜黑色素瘤所致的死亡有密切关系。但我们也发现了肿瘤细胞在Melan-A或S100蛋白与CD34双重染色切片中同时呈现阳性。CD34阳性的肿瘤细胞数量与MVD计数增加明显相关(P〈0.0001〉,但与细胞类型、有丝分裂数、肿瘤内侵润淋巴细胞数或PAS阳性血管外基质构型无关。

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可以呈CD34染色阳性从而影响MVD的计算。尽管MVD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密切相关,但不能作为对肿瘤血管密度的准确测量。



  • 上篇文章因人工晶体植入不当引起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 下篇文章可见光照射致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性损伤的研究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科病理(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表达CD34及其对肿瘤... [阅读:1128]
    2. 眼眶血管肉瘤1例 [阅读:1114]
    3. 泪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附19例报告 [阅读:1102]
    4. 三维B超在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 [阅读:1098]
    5. 抛光前后晶体前囊上皮细胞改变的初步研究 [阅读:1070]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表达CD34及其对肿瘤血管密度计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