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目的:有效的预防或控制眼科围手术期的感染率,提高伤口愈合率和手术成功率.
方法:通过病房的预防措施及手术室的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1. 病房的卫生管理
1.1 通风.自然通风是简单有效洁净空气的方法,每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15分钟有以上,可以减少空气的菌落数.
1.2 紫外线消毒.每天紫外线照射治疗室、 换药室、检查室每天一次,每次一小时。注意每月必须测试紫外线灯管的强度,强度不能低于70uw/cm,每周用9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
2. 病人自身因素
2.1 决定接收手术的病人,术前一日沐浴并更换病号服装,修剪指甲,减少体表常驻菌和暂住菌,进入手术室携带微生物相对减少 ,手术室内环境相对洁净,减少切口感染率和交叉感染率.
2.2 加强营养预防感冒. 加强营养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术后伤口良好愈合创造条件,同时降低感染机会.
3. 预防感染的措施
3.1 备眼.
3.2 术前三日用绿霉素眼药水点眼,清洁结膜囊,预防感染.
3.3 术后换药或裂隙灯检查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4. 手术室管理
4.1 手术安排:首先是安排无菌手术,再是感染手术。
4.2 手术物品严格无菌,用于手术的各类器械和布类必须灭菌,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灭菌时间和指示卡,不符合要求,绝不使用。
4.3 控制参观人员:参观人员必须穿参观衣,挂参观牌,远离无菌区20公分.尽量少走动.
4.4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手术进行中,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必须遵守无菌原则
4.5 医生的技术:医生的医术水平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j精湛的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不伤及周围组织,提高手术成功率.
5. 消毒措施
5.1 空气消毒:我科手术室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一小时,术毕用0.5%过氧乙酸喷雾手术室,作用30---60分钟,用量是50---300ML/立方米。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发现监测不合格,应立即找出原因并即时纠正。
5.2 环境卫生:术前用清水擦拭桌面,器械车等。术毕整理、还原、补充手术间物品,并用0.1%泡腾溶液清洁操作台,器械车等。地面用0.5%过氧乙酸拖地。
6. 特殊感染的处理
6.1 如乙肝、眼泪炎等型眼科手术,术毕,再用器械,敷料,手术间,必须做特殊处理.
结果: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率,提高了伤口愈合率.
结论:感染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