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研究方法(投)>>蛋白激酶C亚型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变化[基础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646次 关键词:胚胎

 
   [作者]: 高前应 葛坚 王智崇 陈慧怡 黄丹平 袁钊辉 [单位或文章来源]: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10060 [加入时间]:2003/7/8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蛋白激酶C亚型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变化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646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后5种蛋白激酶C(PKC)亚型PKCα、PKCβ、PKCγ、PKCδ和PKCε的表达变化,探讨可能涉及ES细胞定向分化的信号通道。
方法:ES-BALB/c细胞株用无mLIF的ES细胞培养液培养4天,形成胚胎体,再分别种植于预置有盖玻片的6孔板和直径100mm的培养皿,经5×10M视黄酸(RA)诱导后,用nestin和NF-200来鉴定分化细胞的类型,在诱导后第1、3、5、7和14天用Western印迹方法来检测PKC亚型表达变化,并观察了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和PKC抑制剂D-鞘氨醇对它们表达的影响。
结果:诱导前免疫组化发现PKC。在ES-BALB/c细胞有广泛的棕黄色的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和细胞核最甚;而PKCβ、PKCγ、PKCδ和PKCε4种亚型无明显表达,nestin和NF-200不表达。Western印迹发现PKCα出现一条蛋白印迹条带,分子质量约为84kd;而PKCβ、PKCγ、PKCδ和PKCε4种亚型无蛋白印迹条带;诱导后免疫组化发现PKC。表达减弱,其它4种亚型仍无表达,nestin和NF-200诱导第3天后开始表达,第7天达到高峰;Western印迹显示PKCα表达量急剧下降,以后逐渐升高,至第14天恢复至正常。其它4种亚型仍无蛋白表达。PMA可使PKCα在诱导后细胞中的表达增强,而D-鞘氨醇的作用相反,使它们的表达明显降低。
结论:在ES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中通过PKCα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而PKCβ、PKCγ、PKCδ和PKCε4种亚型可能没有参与ES细胞的定向分化。



  • 上篇文章蛋白激酶Cα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发育基因表达作用的研究
  • 下篇文章数字微脉冲技术与普通超声乳化手术效果的对比研究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研究方法(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 [阅读:2896]
    2. 泪道阻塞治疗新方法介绍 [阅读:2695]
    3. Nd:YAG激光泪道疏通术疗效观察 [阅读:1438]
    4. 抗病毒联合清化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阅读:1323]
    5. 额肌止点下移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阅读:1294]
    蛋白激酶C亚型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变化
    蛋白激酶Cα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发育基因表达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