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远期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不同年龄儿童白内障IOL屈光力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61例(102只眼)3月-1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角膜曲率、眼轴和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其中双眼患儿41例(82只眼),单眼患儿20例(20只眼)。按手术年龄不同分为<2,2-,4-,6-,8-12岁共5组。术后随访2-9年,平均4.08年。 结果 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前F=0.636,P=0.639;术后F=0.106,P=0.980)。<2岁组术后眼轴和屈光状态变化较迅速,2岁以后各年龄组变化则相对缓慢。眼轴增长幅度(Y:mm)与术前眼轴长度(X1:mm)和随访时间(X2:y)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和0.001),其三元回归方程为Y=4.984-0.192 X1+0.119 X2(F=17.773,P=0.000)。屈光状态变化(Y:D)与眼轴变化(X:mm)显著相关(P=0.000),符合直线性回归方程:Y= -1.52 X (F=63.6,P=0.000)。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屈光状态变化表现为近视移动(myopic shift)趋势。眼轴增长是术后屈光状态变化的主要解剖因素,二者呈线性相关。术前眼轴长度和随访时间是影响术后眼轴增长幅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屈光; 眼轴; 晶体,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