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左侧头痛、眼痛半年,伴视力下降、复视、眼球突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偏头痛,眼痛,呈撕烈性、咬痛,剧烈难忍,想撞墙以解除,伴恶心、呕吐。伴随出现视力下降、复视及面部麻木,眼球突出,眼睑肿胀,但尚能闭和,眼球转动各方向受限。曾在外院行鼻咽、颅底CT检查诊为“海绵窦炎症”,并给予激素及神经营养药, 治疗效果不佳,且视力下降明显。入院后时右眼视力1.0,左眼无光感。右眼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睑肿胀,上睑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缘,闭和全。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以外展受限更甚,眼球突出16(105)14mm,眶压正常。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形,直径3.5 mm, 对光反应直接间接均消失,眼底见视盘界清,颜色苍白,血管走行正常,网膜颜色正常,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未见。CT检查显示:左侧眶尖部、眶上裂、及海绵窦、额叶脑膜增厚,并见异常占位。入院后给予甲强龙冲击疗法,首先500mg,静滴,1/日,逐渐减量,并辅助以环磷酰胺200mg, 静滴,1/日,共3日以冲击,以强的松20 mg作为维持量。2天后疼痛症状消失,眼睑肿胀消失,眼球运动部分恢复;1周后眼球突出恢复正常, 瞳孔对光反应部分恢复;3周后眼球运动基本恢复正常,瞳孔对光反应亦基本恢复正常。视力恢复不佳。诊断:左眼眶尖部、眶上裂、海绵窦特发性炎症。
讨论:眼眶尖部、眶上裂、海绵窦特发性炎症,亦称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HS)⑴。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无性别倾向。疼痛往往是首发症状,但也可在其他症状发生的同时或以后⑵。患者常有撕裂样剧裂头痛或咬痛,难以忍受,复视及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也是本病必具备的症状,多发生于疼痛之后,也可见于同时或疼痛之前。动眼神经最多受侵犯,外展神经及滑车神经常被波及,表现为多眼肌运动障碍。约20%患者瞳孔扩大,对光反应迟钝。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受侵犯,出现角膜及眶上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减退。交感神经麻痹,瞳孔缩小少见。以上症状及体征均见于患侧,此点与海绵窦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不同。本病少有全身症状和体征,可有反射性恶心、呕吐。呈亚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日、数周或数年。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此病效果显著,但用药必须规律,逐渐减量,逐渐停药,否则容易复发。
参考文献
⑴曾丽芳,国外医学眼科分册 1981 3:190
⑵l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