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白内障(投)>>因人工晶体植入不当引起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792次 关键词:后囊膜混浊

 
   [作者]: 侯志强 郝燕生 [单位或文章来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100083 [加入时间]:2003/5/29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因人工晶体植入不当引起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792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因人工晶体植入不当引起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原因和处理方法。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追述了20个月41只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的医疗记录,回顾性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术后症状和体征、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可能危险因素、眼部伴发疾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情况、及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处理方法和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3天开始均常规使用氧氟沙星眼水点眼,术后典必殊眼水点眼。术后出现症状平均时间为2.6个月(范围0.5~14个月),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41只眼中有5只眼为人工晶体位于晶状体囊袋内;36只眼为人工晶体植入不当,其中32只眼为人工晶体的1个襻未能植入晶状体囊袋中,4只眼为人工晶体位于晶状体前囊前。所有患者均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人工晶体囊膜夹持术得以治愈。
结论:因人工晶体植入不当是导致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内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主要原因,因素是术前及术中瞳孔小影响操作,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人工晶体囊膜夹持术是治疗可选择的最佳方案。



  • 上篇文章显微眼内窥镜在后节异物取出术中的初步应用
  • 下篇文章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表达CD34及其对肿瘤血管密度计算的影响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白内障(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注入式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手术分析 [阅读:14319]
    2. 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 [阅读:4617]
    3. 微切口双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初步报告(... [阅读:2814]
    4. Lotmar 视 力 仪 预 测 白 内... [阅读:2516]
    5. 白内障手术局部麻醉的严重并发症 [阅读:2507]
    因人工晶体植入不当引起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