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眼后节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显微眼内窥镜,完成受屈光间质、瞳孔或视角等影响的后节异物取出术,并在这些情况下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减少对临时人工角膜的依赖和减少对眼压等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15例角膜混浊、瞳孔无法散大且异物位于周边部的患者,其中12例伴角膜裂伤,3例伴继发青光眼,2例视网膜脱离,1例眼内炎;眼内异物共18个;13例视力£手动,其余2例指数。手术在显微眼内窥镜的监视器和显微镜下完成玻璃体切割、视网膜激光、重水注入、异物取出、人工晶体植入、角膜移植、气液交换(和硅油注入)等操作,完成对外伤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等的处理及眼内异物的取出,并在手术后用裂隙灯和间接眼底镜等观察眼部情况。
结果:手术中在显微眼内窥镜的监视器下可以完成需要进行的大部分操作,取出眼内异物18枚(异物大小为1~11.5mm,其中9枚为磁性异物),植入人工晶体1枚,随访1-8个月,12例术后视力提高,其中5例提高到0.1或以上,3例视力无变化,10只眼的角膜混浊较术前明显好转,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未见视网膜脱离。
结论:在观察困难或异物处于极周边时应用显微眼内窥镜,可以提高手术中视网膜裂孔的发现率、方便眼内各个部位异物的取出、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对角膜材料的依赖和对角膜的损伤,为及时手术提供了条件。但是,因监视器下无立体感,对的距离判断需要一定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