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起源于60年代, 而小梁切除手术则起源于60年代末。 当时由于非穿透手术术后无有效维持房水存储空间的手段最终瘢痕化失败,所以被逐渐放弃。 但这时小梁切除手术由于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则成为了抗青光眼治疗的主流手术。到90年代初,由于植入材料的发展,为非穿透小梁手术术后维持房水储存区提供了材料和手段,这一手术再次获得了新生,并从欧洲及南非开始流行。在我国从1998年底开始在一些医院也相继开展了此类手术。在国外,这次流行已经过了近十年,在国内也达近5年。这类手术和经典的小梁手术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和优缺点? 1. 手术方法:非穿透小梁手术较小梁切除手术复杂。2.安全性:非穿透小梁手术高于小梁切除术。 3.并发症:早期和滤过过量相关并发症及眼内损伤性并发症少于小梁切除。4.中期效果:两种手术相当。5.长期效果:早期开展的手术病例:非穿透小梁手术成功率低于小梁切除术;后期开展的手术两者成功率相当。6.花费:非穿透小梁手术高于小梁切除。7.发展趋势:两者并存。 8.适应症:非穿透小梁手术适应症范围小于小梁切除术。结论:非穿透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要求一定技术条件的可供选择的滤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