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国内外视网膜玻璃体手术迅速发展,•1935年罗宗贤教授报告电器透热机治愈视网膜脱离,1958年赵东生教授提出综合性手术(透热、板层缩短、全层缩短、折叠填充)治疗,1979年付守静教授推广间接眼底检查镜,王景昭,王光璐等教授推广冷凝,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玻切机,冷凝机等纷纷国产化,九十年代上海天津北京推动膨胀气体国产化,九十年代王文吉教授推动PFCL和硅油的国产化。视网膜玻璃体的手术技术基本与国际同步。近几年这一领域围绕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思维,例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领域,主要争议点是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手术治疗,新的进展涉及玻璃体腔内0.6mg fluocinoloneacetonide 缓释物植入和一些抑制物阻断VEGF/VPF 的传导通路药物的干预;黄斑病主要争议点在黄斑下新生血管膜的治疗,提出黄斑转位的新概念;血管性疾病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入玻璃体手术介入治疗,如经玻璃体入路视网膜血管内和血管周围溶栓,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提出的新观念还有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 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治疗中针对其中的一种发病机制提出动静脉鞘切开的新思想。此外药物性视网膜劈裂也有较大的突破。上述新的观念还有待临床进一步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