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大会特别演讲 | 大会专题讲座 | 大会自由发言 | 大会展板展示 | 大会综合信息 | 眼科厂商名录
|您的位置>>大会特别演讲>>大会演讲>>眼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展望[转载]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2608次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者]: maojin [单位或文章来源]: 李子良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加入时间]:2002/8/24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眼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展望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2608   



1851年Helmhortz发明眼底镜标志着现代眼科学的开始,裂隙灯活体显微镜,前房角镜,眼底照相机,手术显微镜等是上个世纪后期眼科的基本诊治工具。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兴起,个人电脑普及,微电子、超大规律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工程师们和眼科医师合作,应用物理光学(相干光、偏振光、激光)磁学、声学和电脑技术原理创造了诸如:相干光断层摄象仪(OCT),超声活体显微镜(UBM)、飞点激光扫描眼底照相机(C-SLO),偏振光视网膜厚度测定仪,波阵像差引导自动跟踪扫描眼底准分子激光仪(PRK),超声白内障乳化器玻切仪器等,把眼科医师眼和手的功能扩展到过去难于想象的高度。

图象处理技术使许多眼部的变化,不单能得到直观的模拟显示,如:地形图,三维重建图,伪彩图,并使许多参数定量化,如:长度、面积、角度、光密度曲线、频谱分布、每一单位面积的屈光度;人造的晶状体,人造的小梁网,人造的玻璃体已广泛使用。目前,用芯片制成的人工视网膜,在人体中已得到初步成果。信息的采集、储存和分析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设计编制电脑病历已成为广大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的迫切需要,我国目前医院中财务管理工作量统计已有较成熟的软件,但医疗文件的无纸化尚在探索阶段。

现代的信息网络化使眼科学人才的培育和会诊可即时地通过通讯卫星,海底光缆在州际进行。多媒体教材应用直观、动态和动画形式可得到单用文字描述难以达到的效果。用国产的带有数码照相的裂隙灯和眼底照相机配上一台PC机和互联网接口就可建立一个会诊、交流、接受继续教育的工作站,使智力资源充分发挥,节约大量的旅差费用和时间。虚拟现实的模拟编程可使眼科医师在电脑上如同学习驾驶技一样练习诊治手术操作、积累实践、缩短成长时间,并避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痛苦。

互联网可为多中心临床验证。提供最佳的载体。而且,经过智能化电脑、自动反馈、修正方案、客观地检测敏感度、特定性、并可用内置的数理统计学分析软件自动得出科学的论断。



  • 上篇文章我国的防盲治盲和眼科学发展
  • 下篇文章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的研究进展
  • 文章搜索:

    第八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大会演讲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体新近展 [阅读:4824]
    2. 国内外青光眼研究的进展 [阅读:4197]
    3. 我国眼视光学的兴起与现状 [阅读:3835]
    4. 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的研究进展 [阅读:3061]
    5. 玻璃体手术技术进展 [阅读:2904]
    眼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