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切口选择
研究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选择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人工晶体或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疗效及并发症。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15例(15眼)作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人工晶体(Pharmacia 811B),26例(26眼)作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AcrySof. Alcon)。均作三切口标准玻璃体切割术。术前视力,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手术方式、方法二组间无明显差异。手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包括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屈率,裂隙灯,眼压(NCT),眼底检查。
结果:手术中,两组切口均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房水中渗出及浮游细胞在透明角膜切口组明显较巩膜隧道切口组少(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角膜水肿在透明角膜切口组明显重于巩膜隧道切口组。(P<0.05),术后三个月,角膜散光度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三个月时后发障(PCO)发生率巩膜隧道组明显重于透明角膜切口组。术后视力改善率透明角膜切口组为61%、巩膜隧道切口组为62%。视力改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黄斑功能。
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中,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均是安全的。使用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炎症反应轻,后发障发生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 黄振平 田农 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