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葡萄膜炎及免疫(投)>>T-bet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基础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055次 关键词:葡萄膜炎

 
   [作者]: 李兵  杨培增 张震 褚利群 张锐 俞琼 [单位或文章来源]: 邮编510060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免疫室 [加入时间]:2003/8/7 [稿件录用方式]: 第一会场发言324
  T-bet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055   


目的:探讨LPS诱导的葡萄膜炎动物模型EIU不同时间点眼部炎症与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2000年发现)表达的动态变化关系;探讨Behcet病和VKH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Behcet病结节红斑组织中T-bet mRNA 和/或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方法:(1)取LPS注射Wistar大鼠的足底部后8h、16h、24h、48h和96h时间点的眼和脾,利用眼平片技术观察T-bet在虹膜、脉络膜和视网膜表达的动态变化。脾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进行Real-time RT-PCR分析脾组织T-bet mRAN的表达变化;另一部分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bet蛋白的表达变化。
(2)抽取Behcet病患者(活动期24人)、VKH综合征(活动期16人、静止期12人)和正常人(16人)静脉血;将分离得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二等份,一部分直接进行半定量RT-PCR和 Western免疫印迹,另一部分进行PHA刺激培养72 h后,再进行半定量RT-PCR和 Western免疫印迹。另取4例Behcet病结节红斑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1)T-bet在眼虹膜和脾组织的表达水平(包括蛋白和mRNA水平)随着EIU的炎症的起伏变化而变化,8h少量表达,16-24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
(2)活动期Behcet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be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HA刺激后,发现Behcet患者和正常组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别;Behcet病结节性红斑T-bet阳性表达率为35-42%,正常皮肤为阴性。
(3) 活动期VKH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be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静止期和正常对照组,而静止期和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HA刺激后,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别。
结论:(1)T-bet可能参与并加重了EIU的炎症发生,从转录水平上支持了T细胞在EIU炎症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免疫调节作用的观点。
(2)T-bet水平升高与Behcet病和VKH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T-bet可能加剧了Behcet病和VKH综合征的炎症反应,从分子机制上支持了Behcet病和VKH综合征是Th1细胞偏离的观点。



  • 上篇文章近视眼和远视眼LASIK术后单眼调节幅度变化的研究
  • 下篇文章儿童严重屈光参差LASIK围手术期的护理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葡萄膜炎及免疫(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免疫调节性细胞... [阅读:2023]
    2. 玻璃体切割治疗结核性葡萄膜炎一例 [阅读:1435]
    3. Vogt-Koyanagi-Harada... [阅读:1429]
    4. 黄色人种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色... [阅读:1174]
    5. 少年儿童全葡萄膜炎病例分析 [阅读:1169]
    1例白塞病伴有双眼葡萄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T-bet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葡萄膜炎75例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