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近视眼和远视眼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及其与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的关系。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1例(42眼)近视患者(-3.00D- -6.00D)、18例(36眼)远视患者(+3.00D- +6.00D)、20例(40只眼)正视患者进行单眼调节幅度测定,同时行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调查。随访6个月。
结果:单眼调节幅度,术前近视组较正视组及远视组低(P<0.001),而正视组又低于远视组(P<0.05)。术后10天- 1月,近视组与远视组与术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以远视组下降明显;近视组明显低于正视组和远视组,正视组又低于远视组(P<0.05)。术后3-6月,近视组与术前及术后10天- 1月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与正视组和远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近距离的工作疲劳症状,术前远视组明显较正视组及近视组重(P<0.001),而近视组又重于正视组(P<0.001)。术后10天- 1月,远视组明显减轻,但仍低于正视组(P<0.05),而近视组进一步加重。术后3-6月,远视组和近视组均显著低于术前(P<0.001)但仍高于正视组(P<0.05),远视组和近视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LASIK手术使远视患者的单眼调节幅度降低,视疲劳症状得以减轻;对近视患者,虽然LASIK手术在早期造成他们单眼调节幅度一过性降低,视疲劳加重,但从长远来看不管是近视还是远视,LASIK手术均有助于患者单眼调节幅度的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