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底病(投)>>OCT对黄斑手术的评价[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250次 关键词:黄斑手术

 
   [作者]: 魏文斌 [单位或文章来源]: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加入时间]:2003/8/21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OCT对黄斑手术的评价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250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黄斑手术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
1998年9月~2000年10月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3例23只眼,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56~74岁,平均63.2岁。裂孔方式与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间3~22个月,6 个月以内7例,6个月以上16例。按GASS分期,Ⅱ期裂孔4例,Ⅲ期裂孔13例,Ⅳ期裂孔6例。视力0.05~0.2的22例,1例0.3。临床诊断黄斑前膜经玻璃体手术的患者12例12只眼,年龄24~61岁,视力0.05~0.3。男性8例,女性4例,眼病史: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5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激光治疗后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2例,特发性的4例。术前及术后2周和4周行OCT检查,以黄斑为中心4.5mm长扫描线水平和垂直扫描和经视盘黄斑轴8mm扫描线扫描。统计学处理,手术前后所测得的数据对比应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
23例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手术前后OCT图像特征进行比较,并对裂孔直径、晕轮大小、孔缘神经上皮厚度进行定量测定,对比分析,显示83%的病例裂孔闭合,表现为裂孔消失或缩小,晕轮消失,而且术后视力提高者均表现为裂孔消失或缩小、晕轮消失、孔缘神经上皮厚度缩小、层间小囊腔消失。手术后裂孔直径、晕轮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孔缘神经上皮厚度减小,差异有显著性, OCT图像可提供有关黄斑前膜结构的定量及直观的信息,为黄斑前膜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手术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新的指标。前膜与视网膜粘连紧密者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仅有局部粘连的前膜其手术难度相对要小得多。前膜与内界膜反射性不同,有明确的分离边缘,手术越容易,安全性越高,手术后视网膜厚度逐渐恢复,视力逐渐提高,术后4周较术前有明显的差异性。术后2周与术前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术后4周与术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OCT不仅是特发性黄斑裂孔 和黄斑前膜有价值的诊断工具,更是手术疗效评价的有价值的实用的方法。



  • 上篇文章EGb761对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 下篇文章眼内窥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光凝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底病(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 [阅读:2822]
    2. targardt 病黄斑色素及基因型和表... [阅读:2594]
    3. 硅油填充眼的超声检查 [阅读:2563]
    4. 氩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 [阅读:2313]
    5. 严重眼外伤角膜血染无光感眼的手术治疗 [阅读:2268]
    OCT对黄斑手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