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炎性假瘤和恶性淋巴瘤的B超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39例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病例的B超影像学特征,总结其一般规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9例病例中眼眶低度恶性淋巴瘤30例,眼眶炎性假瘤8例,由炎性假瘤转化为淋巴瘤1例。男:女=27:12;平均年龄60岁;左眼22例,右眼14例,双眼3例。淋巴瘤病例中病灶内呈中低回声者占93.3%,内部回声均匀者占63.3%;炎性假瘤病例中低回声占75%,内回声均匀者占37.5%。淋巴瘤病例中肿块边界清楚的占96.7%,而炎性假瘤病例中肿块边界不清的占6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瘤病例中30%表现为有光带间隔的多房型中低回声占位,炎性假瘤病例中无一例有此表现。炎性假瘤病例中有62.5%出现球壁或视神经水肿征象,而淋巴瘤病例中仅有3.3%出现球壁水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的B超影像改变均表现为中低内回声为主的实质性占位病变。B超对于眼眶炎性假瘤和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