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大会特别演讲 | 大会专题讲座 | 大会自由发言 | 大会展板展示 | 大会综合信息 | 眼科厂商名录
|您的位置>>大会专题讲座>>眼科病理>>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分析 [转载]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183次 关键词:黑色素瘤

 
   [作者]: maojin [单位或文章来源]: 李彬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 [加入时间]:2002/8/25
  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分析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183   


色素膜恶性黑色素瘤(UM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5年、10年、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59%、53%,大约有50%的患者在诊断为色素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术后15年内死于转移病变。未经治疗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存活时间与转移过程的快慢有关。
(一)临床判断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LTD)、巩膜外生长情况、肿瘤前界是否位于赤道部前或向前侵犯至睫状体以及有否继发性青光眼。
(二)与预后有关的组织病理学指标:(1)肿瘤细胞类型;细胞类型是有关脉络膜黑色素瘤最为重要和最具意义的预后因素。(2)肿瘤增殖参数指标:有丝分裂细胞计数:有丝分裂率是判断UMM预后的一项指标。Ki-67/Hib—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C-10增殖指数是判断UMM预后的独立指标。(3)形态学指标:细胞核仁面积标准差(SDNA)对判断UMM的恶性程度具有意义。核仁面积及核周径区标准差与UMM的生存率相关,最大核仁直径平均值(MLN)与细胞类型一样,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三)与预后有关的遗传学异常:有研究证明第3号染色体单体是表明UMM预后差的最重要参数,仅次于肿瘤所在部位和基底最大直径的意义。
(四)与预后有关的癌基因激活:有研究证明P21、P27,在UMM中有强表达,且与肿瘤的增殖、转移有关。
(五)与预后有关的免疫学因素:研究发现,UMM中有浸润淋巴细胞出现,并证明其主要为T淋巴细胞。T-浸润淋巴细胞与肿瘤的转移相关。
(六)与预后有关的血管生成因素:王风华、李彬等对6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因素及预后进行相关性研究显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微血管密度(MVD)与LTD、肿瘤体积、细胞类型有关。巩膜导管受侵组MVD值较未受侵犯者明显升高。除微血管密度因素外,微血管形态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预后亦相关。其中血管网的出现,尤其是至少3个背靠背闭合血管环的出现与肿瘤转移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此项指标仅次于肿瘤最大基底直径(1TD)的意义。本研究提示血管发生可能进一步影响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进展和预后。
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发现具有高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的预后指标和参数,可为眼科医生提供选择具有高危转移可能性的U删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上篇文章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影象诊断(CT、MRI)
  • 下篇文章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典型及不典型组织病理学分型
  • 文章搜索:

    第八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科病理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影象诊断(CT、MRI)... [阅读:1330]
    2.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典型及不典型组... [阅读:1270]
    3. 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分析 [阅读:1183]
    4. 免疫组织化学新技术 [阅读:1122]
    5.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 [阅读:1069]
    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
    脉络膜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典型及不典型组织病理学分型
    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因素分析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影象诊断(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