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多种危险因素及病理机制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一组复合性疾病,引起青光眼的众多危险因素中以眼压最为重要,至目前为止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保护视神经的最有效措施。在青光眼临床中对每位患者应如何正确地评估与观察眼压下降水平,如何看待与应用“目标眼压”?每位患者是否有一固定的“目标眼压”?治疗青光眼的目的何在?
已证实的对青光眼有效的治疗均为直接降低眼压,但青光眼中显然存在着非压力依赖性损伤机制导致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在临床上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眼压虽可得到控制,但视功能不一定能保存。
研究视神经保护治疗是全球研究青光眼的重要课题,即在原始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出现后,如何从继发性退行性变中挽救频临死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现已有研究神经保护治疗青光眼的新领域,包括谷氨酸盐桔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抗氧化物、一氧化碳合酶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抗凋亡药物及中草药。
展望将来青光眼的治疗应包括可作为辅助治疗的神经保护剂,与其他的治疗一起(即降眼压的药物)以减少原始损伤。由于视神经保护一词用得比较流行,在临床应用中应科学地评估已有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