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研究方法(投)>>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临床观察[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959次 关键词:共焦显微镜

 
   [作者]: 史伟云 牛晓光 李绍伟 曾庆延 谢立信 [单位或文章来源]: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青岛燕儿岛路5号 266071 [加入时间]:2003/8/14 [稿件录用方式]: 第四会场发言208
  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临床观察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959   


目的 借助共焦显微镜来帮助判断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及临床转归,为指导临床用药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本院门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38例38眼,常规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在接受治疗后7天、14天、28天及停药后7天分别对患者角膜病灶的特定位点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从局部菌丝密度的高低、菌丝的有无、炎症细胞密度和形态的变化以及感染区角膜基质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真菌药物的用量和频率。对共焦显微镜未发现真菌菌丝及炎症细胞的患者在维持治疗1周后完全停药。所有患者在停药后均随访2个月,以观察有否复发。
结果 36位患者在药物治疗后7天均有明显好转,病灶缩小,共焦显微镜表现为能查到菌丝的位点减少,且原角膜病灶处菌丝密度降低;炎症细胞明显减少,形态趋于均匀;同时可见有正常形态的角膜基质细胞出现。在抗真菌药物治疗28天后,所有患者的角膜上皮已完全愈合,其中16例患者共焦显微镜检查仍可发现浅基质中存在少量菌丝或未消退的炎症细胞,其余20例患者均未发现菌丝和炎症细胞。以上36位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另2位患者在用药后7天因病情加重而行角膜移植术,早期即被排除于观察之外。
结论 共焦显微镜是目前对早期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疗效判定的唯一一种无创伤手段,对指导临床抗真菌治疗和判断预后是一种重要的客观检查工具。



  • 上篇文章人工晶体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
  • 下篇文章基因敲除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特征的研究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研究方法(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 [阅读:2896]
    2. 泪道阻塞治疗新方法介绍 [阅读:2695]
    3. Nd:YAG激光泪道疏通术疗效观察 [阅读:1438]
    4. 抗病毒联合清化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阅读:1323]
    5. 额肌止点下移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阅读:1293]
    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