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PVR)的易发因素,发病特点和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1年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排除化脓性眼内炎、急性视网膜坏死、黄斑裂孔、血管性疾病、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者,排除前部和后部PVR同时存在的患者,共1647例。非外伤原因所致者891例,眼球穿通伤所致者756例(其中83例曾行白内障手术,69例曾行玻璃体手术)。16岁以上1256例;16岁以下391例。随访期3周—4.5年(平均8.5月)。统计分析aPVR发生率、发病特点、手术效果。
[结果] 1. 发生率:aPVR患者共63例(3.82%),均有过手术史或外伤史。非外伤21例(33.3%),穿通伤42例(66.7%),穿通伤所致aPVR 较非外伤明显增多(X2=11.377,P<0.05)。2. 病因:aPVR患者4例曾行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25例曾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22例曾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5例为前部玻璃体切除术),5例为睫状体出血机化所致,7例为穿通伤口广泛瘢痕形成所致。眼外伤中曾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者aPVR明显多发(X2=107.26,P<0.01)。3. 发病年龄:成年22例,穿通伤9例(40.9%);儿童41例,穿通伤30例(73.2%)。儿童aPVR较成人明显多发(X2=61.81,P<0.01)。儿童穿通伤所致aPVR明显多于成年(X2=6.32,P<0.05)。4. 手术效果:aPVR一次手术成功者48例(76.2%);复发两次11例(17.5%),两次以上4例(6.3%),均为儿童。复发时间平均为第一次术后6.2月(1.5月—40月)。
[结论] 儿童、眼球穿通伤和伤后眼前段手术是aPVR发生的危险因素。aPVR复发周期长,应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