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青光眼(投)>>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的近期疗效[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798次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作者]: 郭文毅 孙兴怀 孟樊荣 金晓红 [单位或文章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200031 [加入时间]:2003/8/1 [稿件录用方式]: 第三会场发言206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的近期疗效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798   


目的:了解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近期疗效,并观察T-Flux在该手术中的地位。方法:收集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的青光眼病人47例63眼,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7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5眼,激素性青光眼3眼,挫伤性继发性青光眼6眼,发育性青光眼4眼,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Sturge-Weber综合征、Fuch’s综合征、Marfan’s综合征和剥脱综合征各1眼。术中均联合使用0.2%~0.4%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或结膜瓣下5分钟。对于小梁网有微小穿孔的病人,行微小虹膜切除,并不影响T-Flux植入。术后常规给予局部滴用激素和抗生素眼药水。结果:术后1周时,所有术眼眼压均在21mmHg以下,平均眼压为8.6±2.7mmHg,有3眼眼压低于6mmHg,其中1眼术中小梁网有微小穿孔;有7眼术后出现浅前房,均为术中小梁网有微小穿孔者,但均在浅2度以下,且经保守治疗均能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时随访到20例25眼,平均眼压11.7±6.5mmHg,23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1眼加用局部降眼压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总成功率为96%,另1眼眼压为34mmHg,行原路滤过道再通术。术后3个月时随访到16例19眼,平均眼压13.8±8.2mmHg,18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成功率为94.7%,1眼眼压为44mmHg,行原路滤过道再通术。术后6个月时随访到12例14眼,平均眼压15.4±7.7mmHg,11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眼加用局部降眼压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总成功率为92.9%,另1眼眼压为31mmHg。术后12个月时随访到8例12眼,平均眼压13.8±6.0mmHg,10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成功率为83.3%。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尤其是原发性和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近期疗效显著,并发症极少。



  • 上篇文章选择性激光治疗周边视网膜裂孔
  •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光眼(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mERG二阶反应联合OCT测量RNFL厚... [阅读:2936]
    2. 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近、远期疗效对比观... [阅读:1532]
    3. 多焦视诱发电位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 [阅读:1492]
    4.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阅读:1458]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筛板血流的研究 [阅读:1307]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中期疗效分析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的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