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青光眼(投)>>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736次 关键词:可松解缝线

 
   [作者]: 唐广贤 [单位或文章来源]: 河北邢台市眼科医院 054001 [加入时间]:2003/7/18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736   


目的 观察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材料与方法 随机连续性选取在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89例(251眼)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7例(132眼)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可松解缝线;对照组92例(119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情况,平均随访12.5±4.6个月。结果:1、术后前房深度:两组术前前房深度分别为:观察组1.73±0.55mm、治疗组1.71±0.60mm,术后第1、3天观察组的前房深度为1.58±0.52mm、1.61±0.46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为1.20±0.55mm、1.42±0.60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两组术后比较第1、3天差异有高度显著性。2、眼压情况:两组手术前眼压分别为32.58±8.12mmHg、33.69±6.28mmHg,差异无显著性(u=1.22,p>0.05);术后第1、7天眼压观察组为7.60±2.15mmHg、8.90±3.10mmHg,对照组为3.86±2.65mmHg、7.56±3.52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u=11.96、3.15,p<0.01。随访中眼压完全控制率:观察组为88.64%(117/132),加上眼压部分控制(加用一种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在内的总的有效控制率为93.18%(123/132);对照组眼压完全控制率为87.39%(104/119),总的有效控制率为94.12%(112/119),统计学处理,χ2=0.09,p>0.05,差异无显著性。3、滤过泡情况(按kronfeld分型)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包括Ⅰ、Ⅱ型)112眼(87.12%),对照组功能型滤过泡103眼(86.55%),其中观察组有薄壁滤过泡5眼,对照组有4眼,均在手术中应用MMC。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5、0.03,p>0.05)。4、术后并发症 ⑴、浅前房(按Spaeth分类法)观察组发生浅前房17眼(12.88%),其中浅Ⅰ度12眼,浅Ⅱ度5眼,无浅Ⅲ度病例发生;对照组发生浅前房41眼(34.45%),其中浅Ⅰ度25眼,浅Ⅱ度11眼,浅Ⅲ度5眼经统计学处理,χ2=16.39,P<0.01,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⑵其它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观察组有8眼(6.06%),对照组有16眼(13.45%),χ2=4.10,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松解缝线,明显地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下篇文章Behcet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结节红斑组织中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光眼(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mERG二阶反应联合OCT测量RNFL厚... [阅读:2936]
    2. 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近、远期疗效对比观... [阅读:1532]
    3. 多焦视诱发电位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 [阅读:1492]
    4.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阅读:1458]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筛板血流的研究 [阅读:1307]
    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