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外路小梁切开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0年5月~2002年10月间在我科住院的双眼发育性青光眼患者31例(62眼),年龄7~21岁,平均12.5±3.5岁,所有患者均行自身对照,一只眼行深层巩膜切除(NPDS)联合外路小梁切开及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手术(称治疗组),术中巩膜瓣缝合4针;另一只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称对照组)。其中有13例患者术中双眼均用丝裂霉素(MMC、0.33mg/ml)巩膜瓣下贴敷。术后观察并记录视力、前房、眼压及滤过泡等情况。平均随访13.5±4.6个月。 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治疗组主要有前房积血13眼(41.94%),大多在5天内吸收、术后浅前房3眼(9.67%)及脉络膜脱离2眼(6.45%);对照组有术后浅前房9眼(29.03%)、脉络膜脱离5眼(16.13%)及前房积血5眼(16.13%)。随访观察(最后一次记录结果)治疗组眼压完全控制率为77.42%(24/31),加上眼压部分控制(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在内的总的有效控制率为83.87%(26/31);对照组眼压完全控制率为80.65%(25/31),加上眼压部分控制在内的总的有效控制率为90.32%(28/31)。经统计学处理,χ2=0.14,p>0.05,差异无显著性。滤过泡情况:治疗组(kronfeld分型)功能型滤过泡(包括Ⅰ、Ⅱ型)9眼(29.03%),对照组功能型滤过泡25眼(80.65%),其中对照组有4眼为薄壁滤过泡而治疗组无一例发生。统计学处理,χ2=16.67,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深层巩膜切除联合外路小梁切开治疗发育性青光眼具有安全性较高且降眼压较可靠的特点,对青少年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本文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其长远的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