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 ICG)对视网膜结构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观察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epithelium cells, RPE) 对0.05 mg/ml ICG 的摄取和排泄规律。应用0.05 mg/ml、0. 5mg/ml ICG 作用于离体视网膜和体外培养的RPE细胞1、3、5、10分钟后对比观察ICG对视网膜各层次和体外培养视网膜细胞的形态影响,四唑盐比色法(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 MTT)检测各组细胞的生存率。以同等量、相同作用时间的乳酸林格氏液替代ICG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光镜显示:ICG 与细胞共孵育1小时后,RPE细胞开始出现不同程度染色,随时间延长着色细胞增多,细胞染色程度加深。孵育24小时后细胞染色达到饱和,此时将培养基更换为无色林格氏液,细胞内绿色逐渐消失。虽然0.05mg/ml ICG作用RPE细胞10分钟,细胞形态和生长在光镜下未显示有明显影响,但在电镜下,随ICG(0.05mg/ml)接触时间延长,视网膜各层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损伤。ICG作用1分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结构改变。作用3分钟组显示内界膜脱离,细胞破裂,作用5分钟以上组显示内界膜消失,细胞结构异常,胞浆碎裂,而对照组视网膜相对完整。0. 5 mg/ml ICG作用RPE细胞10分钟,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但细胞生长受抑(P〈0.05〉)。结论 ICG 对视网膜的毒性与ICG 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ICG 可导致内界膜自动脱离,并对视网膜结构和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RPE在内的细胞损伤可能引起术后视功能障碍,因此临床上应谨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