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不同的写字姿势对学龄儿童近视的发病及近视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在上海市2所定点中学进行视力普查,收集300名正视学生的资料。记录其写字姿势。同时收集300名于2003-7-1~2003-8-15至我院门诊就诊的学龄近视患儿的资料。根据屈光度(<-3.00D,-3.00~-6.00D,>-6.00D)分为三组,每组100人,分别记录写字姿势。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写字姿势分为三种:正确(拇指于食指不相碰),拇指于食指相碰,拇指于食指交叉。
结果:1、正视组儿童写字姿势正确者108人,占该组总人数36%。屈光不正组儿童写字姿势正确者37人,占该组总人数12.3% X2=45.84>X2(0.01) P<0.01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说明屈光不正于写字姿势有关。2、分别比较三组不同屈光度的儿童的写字姿势。其差别的X2=19.2>X2(4)0.01 P<0.01。说明屈光不正的严重程度于写字姿势有关。3、计算不同屈光度数于写字姿势的相关性 b=-0.18 X2=20.38>X2(0.01) P<0.01 说明随着写字姿势不正确程度的加重,屈光度数不断加深。
结论:传统认为,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点在于眼睛距离书本1市尺,胸口距离桌沿1拳宽。握笔处距离笔尖2cm。我们研究中发现,当儿童坐姿端正时,如其握笔的拇指于食指相碰或交叉,手指将阻碍视线,使得儿童无法看清笔尖,迫使儿童头部左倾,拉近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从而增加近视的发病,加快近视的发展。本研究数据显示,写字姿势不正确的严重程度与近视发病及屈光度数的加深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提出,正确的写字姿势要领在于握笔处距离笔尖2cm,以笔杆为圆周,拇指,食指,中指握笔处分别间隔120°,拇指于食指不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