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研究方法(投)>>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963次 关键词:高度近视

 
   [作者]: 黄欣 赵培泉 王文吉 [单位或文章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200031 [加入时间]:2003/8/19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963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图像特征,探讨高度近视眼玻璃体、黄斑及后葡萄肿三者间的关系。
方法:对15例(23眼)经裂隙灯前置镜、三面镜、直接或间接检眼镜、眼科B超诊断为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但未见黄斑裂孔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女性12例,男性3例,年龄52~63岁,屈光度-12.00~-20.00DS,最好矫正视力0.05~0.5)进行OCT线性扫描,观察黄斑脱离及劈裂的形态和其与玻璃体以及后葡萄肿的关系。
结果:裂隙灯前置镜、三面镜检查见视网膜成微囊样改变并浅脱离,未见黄斑裂孔。所有患眼的OCT扫描均显示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隆起高度400~960μm);未显示黄斑裂孔;神经上皮层劈裂,表现为一较厚的内层和薄的外层,外层起自黄斑中心凹向两侧呈八字形展开止于色素上皮,2眼表现为双层劈裂;3眼黄斑区未见劈裂,扫描至后葡萄肿边缘附近见视网膜劈裂;视网膜前存在低反射细光带(玻璃体后皮质),且与视网膜间存在点、线及片状粘连,相应粘连处视网膜被牵引。其中5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见玻璃体液化,不完全后脱离,后极部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粘连紧密,尽量剥除后皮质,术后视网膜均复位。
结论:OCT可清晰显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来自玻璃体的牵引及后葡萄肿因素应是导致劈裂的主要原因,牵引可能进一步导致黄斑裂孔的发生。



  •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下篇文章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现状和未来对策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研究方法(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 [阅读:2896]
    2. 泪道阻塞治疗新方法介绍 [阅读:2695]
    3. Nd:YAG激光泪道疏通术疗效观察 [阅读:1438]
    4. 抗病毒联合清化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阅读:1322]
    5. 额肌止点下移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阅读:1293]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及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对于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