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底病(投)>>无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较复杂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812次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

 
   [作者]: 张少冲 刘恬 李松峰 [单位或文章来源]: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10060 [加入时间]:2003/8/15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无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较复杂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812   


目的:
从解剖和视功能两方面,评价首选不联合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裂孔较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1年11月~2002年12月我院视网膜脱离病人42例42眼。手术均由一名资深医生完成:以高速玻切为重点的标准玻璃体切割,经原裂孔视网膜下液内引流,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封孔,酌情空气或C3F8眼内充填,均未行硅胶垫压或环扎。术后面向下体位。术前术后行眼科常规及详细眼底检查,并摄眼底彩照,术后随访3~15个月,随访结束时行散瞳检影验光、OCT和自动视野检查。
结果:
1.最终确诊1~4PD裂孔93个,每只眼1~6个,分布于赤道前后及上下象限,均成功封闭。其中术中发现漏诊裂孔23个。
2.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率达92.9%(39/42),三例补行巩膜扣带,最终复位率达100%。PVR的发生率为0。
3.最佳矫正视力均达0.1以上,1例保持不变,41例有不同程度提高, 73.8%达0.4以上,其中5例为1.0或1.2,早期恢复显著。屈光状态基本无改变。
4.常规检查均未发现术后黄斑区形态异常,OCT检查黄斑区结构及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正常率达62.5%(20/32)。
5.中心30°视野均基本恢复正常
6.22例白内障初发或发展,后囊下型63.6%均自行消退,核性36.4%,年龄影响明显。
结论:
在手术设备完善的条件下,技术熟练的医生首选不联合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大小、形状、走行、位置、数量、分布等较复杂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利于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和视功能恢复的程度及速度,并减少并发症。对视网膜脱离最佳治疗策略的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



  • 上篇文章护理干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心理调整
  • 下篇文章鞋带式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底病(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 [阅读:2822]
    2. targardt 病黄斑色素及基因型和表... [阅读:2594]
    3. 硅油填充眼的超声检查 [阅读:2563]
    4. 氩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 [阅读:2313]
    5. 严重眼外伤角膜血染无光感眼的手术治疗 [阅读:2267]
    无扣带玻璃体手术治疗较复杂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眼内非(弱)磁性异物的玻璃体手术取出
    玻璃体切割术前超声波检查的意义
    玻璃体手术联合青光眼阀植入疗效观察
    玻璃体手术治疗晚期Coats病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