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底病(投)>>黄斑转位术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术前评价指标[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086次 关键词:黄斑转位术

 
   [作者]: 王建民 马景学 王长龄 李素芬 杨爱琴 [单位或文章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050000 [加入时间]:2003/8/14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黄斑转位术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术前评价指标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086   


目的 探讨黄斑转位术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SCNV)的术前评价指标。 方法 对具有典型性SCNV的患者53例53只眼的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早期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2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变性11只眼。 结果 黄斑部SCNV的实际面积0.39 ~ 18 mm2,平均3.08±3.22 mm2。设计最小向上转位距离67 ~ 2240μm,平均845.72±425.23μm;设计最小向下转位距离53 ~ 2430μm,平均912.17±547.77μm;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 = 0.998,P = 0.323)。设计最小向上转位角度1°~ 32°,平均13.23°±6.68°;设计最小向下转位角度1°~ 35°,平均14.06°±8.4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 = 0.763,P = 0.449)。个体患者的设计最小向上和向下转位距离差值在500μm以上者16只眼(30.1%);设计最小向上和向下转位角度差值在10°以上者11只眼(20.8%)。 结论 黄斑部SCNV的实际面积、黄斑中心凹的设计最小转位距离和角度可以作为黄斑转位术治疗SCNV的术前评价指标,对其综合应用可以指导手术方案设计,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下篇文章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底病(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 [阅读:2822]
    2. targardt 病黄斑色素及基因型和表... [阅读:2594]
    3. 硅油填充眼的超声检查 [阅读:2563]
    4. 氩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 [阅读:2313]
    5. 严重眼外伤角膜血染无光感眼的手术治疗 [阅读:2268]
    黄斑转位术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术前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