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视光学(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591次 关键词: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

 
   [作者]: 杜持新 沈晔 顾扬顺 忻双华 黄智敏 [单位或文章来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益眼科中心 310003 [加入时间]:2003/8/10 [稿件录用方式]: 第四会场发言30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591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术前眼压、角膜厚度、术前屈光度,矫正等效球镜度,术后一周角膜厚度。方法 对34例(64眼)行LASIK术的近视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一周、一月、三月行Orbscan Ⅱ检查,主要观察角膜后表面的变化:角膜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不规则系数、前房深度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术后一周角膜后表面的前凸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最佳适合球面曲率半径(the radius of curvature ( mm) for the posterior best fit sphere ( PBFS ))的差值和后表面高度差 (posterior elevation difference (PED) )作为角膜后表面的前凸的指标(见彩图)。结果 术前、术后一周、一月、三月前房深度分别为:3.2384±0.2769、3.2706±0.2711、3.2492±0.2921、3.2506±0.2611(mm); 角膜后表面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6.5122±0.2191、 6.3778±0.2142、6.4284±0.2348(mm);角膜后表面5.0mm范围的不规则系数分别为0.622±0.142、 0.978±0.244、0.884±0.207、0.881±0.174,术后各期较术前明显增大(均P<0.001),术后一月和三月均无明显差别(P>0.05)(见图1、2、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一周角膜后表面的前凸与术前屈光度呈正相关,与术后一周角膜厚度呈负相关(见表1、2)。结论 LASIK矫正近视直接改变了角膜前表面,也相应引起了角膜后表面的变化,术后角膜后表面变陡且不规则性增加,但三月内不会渐进性发展。其改变与术前屈光度呈正相关,与术后一周角膜厚度呈负相关。此结果不适合于高度近视,远期变化值得进一步观察。



  • 上篇文章灯盏细辛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临床随机试验
  • 下篇文章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年龄的关系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视光学(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阅读:2593]
    2. 高度近视白内障并低视力超乳术后视力分析 [阅读:2485]
    3. 闭路式OPL视力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阅读:2459]
    4. 人眼波前像差测量表示及矫正的研究和应用 [阅读:2220]
    5. 改良法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 [阅读:199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