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底病(投)>>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的成因研究[基础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924次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

 
   [作者]: 李世迎 王一 陈少军 刘勇 孟晓红 [单位或文章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400038 [加入时间]:2003/8/9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的成因研究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92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后网膜复位成功并诉视物变形者的黄斑结构,探讨此类视物变形成因。
方法 对79例(79眼)巩膜扣带术后网膜复位成功且无眼位改变者进行临床观察,术后2周、2月、6月及1年时屈光矫正后用Amsler表记录视物变形程度,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黄斑结构。
结果 79例术后2周时有51例(64.56%)诉视物变形,44例(视物变形组35例,无视物变形组9例)接受OCT、FFA检查。视物变形组中OCT发现异常黄斑结构31例(占88.57%),有7种类型:神经上皮层脱离23例、神经上皮层脱离合并网膜下沉积物2例、神经上皮层脱离合并玻璃体牵拉1例、色素上皮层脱离1例、黄斑水肿2例、黄斑囊样水肿1例、黄斑前膜1例。FFA发现黄斑结构异常6例(占17.14%),有3种类型:神经上皮层脱离、色素上皮层脱离、黄斑囊样水肿。无视物变形组OCT发现黄斑结构异常2例,为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色素上皮层脱离;FFA均未见异常。部分患者在术后2月、6月、1年时复查OCT:多数异常黄斑结构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减轻,视物变形好转;但黄斑前膜却持续存在,视物变形无好转。
结论 黄斑结构异常是巩膜扣带术后网膜复位成功且无眼位改变者屈光矫正后视物变形的主要成因。其中神经上皮层脱离属于“亚临床视网膜脱离”,是术后早期视物变形主要原因。随时间推移,多数异常结构减轻,视物变形好转;但黄斑前膜却持续存在,成为术后晚期视物变形的主要原因。



  • 上篇文章正常人图形诱发电位的发育变化
  • 下篇文章电子Amsler方格表检测软件的开发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底病(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 [阅读:2822]
    2. targardt 病黄斑色素及基因型和表... [阅读:2594]
    3. 硅油填充眼的超声检查 [阅读:2563]
    4. 氩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 [阅读:2313]
    5. 严重眼外伤角膜血染无光感眼的手术治疗 [阅读:2268]
    巩膜扣带术后视物变形的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