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眼底病(投)>>脉络膜骨瘤伴浆液性黄斑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其他类型]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825次 关键词:脉络膜骨瘤

 
   [作者]: 杨红 李劲 王志涛 汪周陵 罗爱珍 [单位或文章来源]: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加入时间]:2003/8/2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脉络膜骨瘤伴浆液性黄斑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825   


目的: 报道一例有别于既往报道的脉络膜骨瘤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 病例资料: 19岁女性患者,右眼视力下降半年,无视物变形及色视,无外伤史。既往右眼视力1.5,左眼幼时曾受外伤,视力一直较差。检查:视力右眼0.3/0.66,左眼0.15/0.66,电脑验光显示右眼-1.75DS,左眼+2.00DS-7.00DC,双眼戴镜视力不能矫正。双眼前节正常,扩瞳检查:右眼视乳头颞上方见一约10DD大小的黄白色病灶,隆起度约2D ,位于视网膜下,表面有棕色色素沉着,周围有一约1DD宽的橙红色带,病灶下缘正位于黄斑中心上方,黄斑区有4DD的水肿,余视网膜及脉络膜未见病变(图1)。左眼底正常。右眼B超显示球壁有一微隆的强回声带,后方有声影,A超显示病灶区呈高反射波,两侧各有一个较低的视网膜波和巩膜波(图2)。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显示(图3-7):FAA早期病灶区背景荧光上有斑点状荧光遮蔽,并持续至晚期。随着造影时间延长,病灶区背景荧光渐增强伴点状弱荧光并出现荧光渗漏(10’45’’)呈高荧光,晚期高荧光渐退但仍维持较强的荧光(25’52’’),同时仍有强的高荧光点,病灶周围从动静脉期开始即见弥漫均匀的弱荧光带,随病灶区荧光强弱而增减,黄斑区有轻度染料积存。ICGA早期病变部位的脉络膜在低荧光区内有点状弱荧光,随着造影时间的延长,病灶及其周围的低荧光区逐渐发生强弱差别,病灶周围的低荧光逐渐增强,至晚期呈弱荧光带,而病灶本身在原低荧光的基础上呈现淡淡的荧光,其内的点状弱荧光逐渐消失,病灶内斑点状荧光遮蔽从早期持续至晚期。黄斑区脉络膜从早期开始即呈现均匀的弱荧光并逐渐增强,晚期部分荧光消退,残留少量荧光积存显示的弱荧光,其内见斑驳状低荧光。 结论:脉络膜骨瘤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早期并不一定均出现强荧光,FAA中晚期可出现荧光渗漏,而ICGA在肿瘤区始终未见染料渗漏,但在肿瘤周围可见染料积存。脉络膜骨瘤可伴有黄斑水肿。



  • 上篇文章超声乳化手术对兔眼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 下篇文章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合并人工晶状体固定性瞳孔夹持的手术治疗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眼底病(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 [阅读:2822]
    2. targardt 病黄斑色素及基因型和表... [阅读:2594]
    3. 硅油填充眼的超声检查 [阅读:2563]
    4. 氩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 [阅读:2313]
    5. 严重眼外伤角膜血染无光感眼的手术治疗 [阅读:2268]
    脉络膜骨瘤伴浆液性黄斑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