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哌仑西平能够明显抑制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而局部使用哌仑西平难以透入眼内,达不到有效治疗浓度。本课题即是在哌仑西平眼部给药后进行离子导入,考察其可行性以及药效,为哌仑西平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方法:出生3周的花色豚鼠81只,随机分为9组。以单眼眼睑缝合法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对侧眼开放作为对照。其中4组进行形觉剥夺眼的不同电流强度离子导入哌仑西平滴眼剂和对照品滴眼剂(PIRx-MD 和vehicle-MD);同时还设立哌仑西平和阿托品局部滴眼组(PIR-MD和Atropine-MD)、开放眼哌仑西平离子导入组(PIRx-Open)以及2组对照(Normal-MD和Normal-Open)。处理时间30天。检验指标包括屈光度、眼球前后径、眼球重量和组织病理学。
结果:Normal-MD和vehicle-MD组诱导出了-4.64、-4.33D的近视,而哌仑西平离子导入的三组诱导近视分别为-2.15、–0.17、–1.30D;Normal-MD组实验眼眼球前后径在实验结束时较对照眼增加0.3mm,哌仑西平离子导入的三组分别增加-0.1、0、-0.1mm;Normal-MD组眼球重量较对照眼增加0.02g,哌仑西平离子导入的三组分别增加0、0、-0.02g,二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实验眼光镜病理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
结论:哌仑西平眼部离子导入抑制实验性近视效果明显优于局部滴眼,和阿托品作用类似。表现为屈光度降低,眼球前后径和眼球重量增加减少,同时不引起眼组织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