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用的分子病理机制。
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糖尿病一月组(M1)、三月组(M3)、五月组(M5)。分别在视网膜血管铺片、石蜡切片上行VEGF原位杂交、免疫组化进行观察。
结果:普通石蜡切片:M、M1未见异常改变,从M3开始出现异常改变,以M5最明显。表现为视网膜水肿,尤其内核层。细胞排列紊乱,内核层血管周围水肿更明显,节细胞数量减少,静脉扩张、渗出,并有出血。石蜡切片中VEGF原位杂交:仅M5表达为67%。VEGF免疫组化:M3表达为34%,M5表达为89%。视网膜消化铺片:①周细胞数量:糖尿病一个月组(M1)与M相比无差别(P>0.05),而三个月组(M3)及五个月组(M5)与M相比明显减少。(分别P<0.01,P<0.001)。②毛细血管形态:以M5时病变最重,可见毛细血管栓塞,无细胞毛细血管。铺片中VEGF原位杂交:仅M5表达为34%。VEGF免疫组化:M5有表达,为56%。
结论:①除内皮细胞外,周细胞及Muller细胞也可产生VEGF;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VEGF的产生是非内皮细胞自分泌,而是存在旁分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