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青光眼(投)>>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临床观察[文献分析]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924次 关键词:丝裂霉素C

 
   [作者]: 杨瑾, Lim Boon Ang , Paul TK Chew [单位或文章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00070 [加入时间]:2003/6/3 [稿件录用方式]: 第三会场发言207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临床观察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924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地随访1998年1月-1999年1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的78眼(65人),其中联合术中使用MMC(phaco-trab-MMC组)37眼(34人),无MMC的对照组(phaco-trab组)36眼(31人),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抗青光眼用药种类、视力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手术后一年,MMC组患者眼压从术前17.87±5.41 mmHg降至11.61±5.12mmHg,对照组从术前18.82±2.82 mmHg降至14.86±2.91mmHg,MMC组与对照组相比眼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28)。MMC组从术前的1.62±0.72降至术后0.081±0.36,对照组从术前的1.75±0.60降至术后0.33±0.63,术后一年MMC组的抗青光眼用药量比对照组减少(P=0.001<0.01) 有显著差异。手术前两组视力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二组平均视力都显著提高(两组P<0.01),MMC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视力提高两组无明显差别(P=0.876>0.05)。MMC组与对照组均有二例发生术后早期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分别为7例及1例。两组术后早期浅前房和前房出血经及时治疗治愈。MMC 组有一例术后一周发生脉络膜脱离。两组内无持续浅前房、低眼压及长期的脉络膜脱离(>6周),在术后一年的随访中无滤过泡炎及眼内眼发生。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使用MMC(0.4mg/ml,5mins)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眼压及减少术后使用抗青光眼的用药量,而且不会影响视力的恢复及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光眼(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mERG二阶反应联合OCT测量RNFL厚... [阅读:2936]
    2. 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近、远期疗效对比观... [阅读:1532]
    3. 多焦视诱发电位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 [阅读:1492]
    4.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阅读:1459]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筛板血流的研究 [阅读:1307]
    丝裂霉素C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