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青光眼(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不同用法的效果观察[基础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844次 关键词:丝裂霉素

 
   [作者]: 林辉,叶天才 [单位或文章来源]: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10060 [加入时间]:2003/5/31 [稿件录用方式]: 第三会场发言213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不同用法的效果观察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844   


研究目的:用前瞻性研究观察并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两种不同方法使用丝裂霉素后的疗效。
研究方法:对2002年10月至今的本院青光眼科的初次行滤过手术治疗的40个住院病人49只眼进行随机分组,年龄17-79岁,其中男20人,女20人。分组后两组年龄、性别基本匹配,术前眼压水平及眼底损害情况两组亦基本匹配。分别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于A组病人(n=27)将浸润有0.3mg/ml的丝裂霉素棉片放置在巩膜瓣下2分钟,B组病人(n=22)则将浸润有丝裂霉素的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以及结膜瓣下2分钟,并均行2条可调整缝线缝合巩膜瓣。分别测量并记录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1月、3月的视力情况,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并分别于拆除2条可调整缝线前、后以及术后三个月时行滤过泡照相,评价其形态与功能。
结果:术后A组眼压术前为27.02mmHg,术后第一天18.74mmHg,第三天20.86mmHg,第五天15.37mmHg,第七天13.02mmHg,第14天14.33mmHg,一个月后15.32mmHg,三个月16.12mmHg;B组眼压术前为26.72mmHg,术后第一天24.27mmHg,第三天15.28mmHg,第五天12.17mmHg,第七天10.67mmHg,第14天11.62mmHg,一个月后13.1mmHg,三个月后14.5mmHg。经重复测量的方差检验,两组病人眼压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经student T检验,B组术后第7天,第14天,1月,3月眼压水平均低于A组,p<0.05。两组病人的前方深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各不同时间间亦无明显差异。三个月后滤过泡照相并分级后见B组以Ⅱ型泡为主,A组可见部分Ⅱ型泡及部分包裹囊状泡,行秩和检验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未见薄壁滤过泡,滤过泡渗漏和滤过泡感染发生。
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使用含0.3mg/ml的丝裂霉素棉片与结膜及巩膜较广泛的接触2分钟有利于术后眼压较长期维持于安全水平,并未见明显合并症的增加。



  • 上篇文章角膜嵌顿眼前段玻璃纤维异物取出新法
  • 下篇文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的培养及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青光眼(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mERG二阶反应联合OCT测量RNFL厚... [阅读:2936]
    2. 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近、远期疗效对比观... [阅读:1532]
    3. 多焦视诱发电位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 [阅读:1492]
    4.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 [阅读:1459]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筛板血流的研究 [阅读:1308]
    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不同用法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