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视光学(投)>>近视眼激光矫正术后眼波前像差[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936次 关键词:波前像差

 
   [作者]: 熊瑛 褚仁远 [单位或文章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200031 [加入时间]:2003/5/31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近视眼激光矫正术后眼波前像差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936   


目的:探讨近视眼激光矫正术后眼波前像差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手术方式对于术后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以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 和6个月的眼波前像差作对照研究,了解术后波前像差的构成特点。多因素回归分析屈光度,角膜散光度,角膜SRI,角膜SAI,眼内散光度,术中切削区域直径,切削厚度,基质床残余厚度以及手术方式对于术后眼波前像差改变量(Δ)的影响。结果:1. 术后1,3,6个月整体波前像差,高阶像差和分阶像差较术前都显着性增大(mint=6.959,P<0.001)。其中高阶像差增大更明显,术后是术前的2.6倍;散光像差增大小,术后是术前的1.5倍。2. 术后1个月, 高阶像差RMS增幅=3.717-0.589×切削直径+0.00634×切削厚度+0.197×角膜散光度。散光波前像差RMS增幅=3.139-0.465×切削直径+0.298×角膜散光度。术后3个月,高阶像差RMS增幅=1.692-0.704×手术方式 (注:LASIK由1代替,LASEK由2代替)。(最小t值=2.488,P=0.14)结论:近视眼激光术后波前像差增大,尤其是以高阶像差显着增大为特征。术后早期波前像差的增幅与切削直径负相关,与术前角膜近视散光度和切削厚度正相关。术后3个月LASEK引起的波前像差的增幅小于LASIK。




  •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下篇文章近视眼波前像差的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视光学(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阅读:2593]
    2. 高度近视白内障并低视力超乳术后视力分析 [阅读:2485]
    3. 闭路式OPL视力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阅读:2459]
    4. 人眼波前像差测量表示及矫正的研究和应用 [阅读:2220]
    5. 改良法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 [阅读:1998]
    正视眼波前像差的构成特点
    近视眼波前像差的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近视眼激光矫正术后眼波前像差
    LASIK手术对近视眼患者波前像差的影响
    人眼波前像差测量表示及矫正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