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眼眶内较常见的肿瘤,占眶内占位性病变的首位,我们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有价值的经验。方法 对1992—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89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行B超检查,75例行CT检查,72例行MRI检查。89例均经手术摘除肿物:前路开眶63例,侧壁开眶22例,内外侧联合开眶4例。讨论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渐进性眼球突出,而对眼球运动、视力等的影响较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独特的超声表现: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而圆滑,内回声光点强而密集,透声性中等,轻度可压缩性,可作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诊断依据。CT检查对肿瘤定位诊断极有帮助,但很难做出准确的组织学判断,而且无法准确判断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给设计手术方法带来一定困难。MRI检查定位诊断精确,能清楚分辨视神经、眶脂肪和海绵状血管瘤三者的关系,尤其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对选择手术进路关系重大。手术摘除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目前的首要治疗手段。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完整的包膜,由血管窦间纤维组织向外延续形成,为肿瘤本身的一部分,不能与肿瘤实质分开,这一病理组织学特征为经前路开眶钳夹肿瘤的术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前路开眶是目前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最主要的手术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