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视光学(投)>>LASIK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共焦显微镜检查[]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427次 关键词: 无

 
   [作者]: 郭宁 周跃华 潘志强 [单位或文章来源]: 北京崇内后沟胡同17号,北京市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加入时间]:2003/9/16 0:04:14 [稿件录用方式]: 第四会场发言301
  LASIK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共焦显微镜检查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427   


目的:通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弥漫怀板层角膜炎的临床及共焦显微镜检查,了解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临床病理学改变,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ASIK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患者25例(I-Ⅳ期),分别于术后3 天、7天及1个月进行裂隙灯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共焦显微镜检查所见I期及II期弥漫发生板层角膜炎的典型表现出现在术后3天,表现为角膜板层切口前基质内大量大小约12—20μm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反光较强,细胞内可见偏心的高反光的核和低反光的细胞内结构。这些细胞或散在分布,或排列成行。层间则可见大量小的直径约8-12μm的圆形细胞,强反光,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多聚集成簇或排列成行。术后7天上述细胞几乎消失。Ⅲ期DLK除了表现为前基质中浓密的细胞浸润外,还可看到层间无定形的高反光物质较明显,且恢复较慢,术后7天仍可看到少量细胞浸润。2周后逐渐消失。Ⅳ期DLK则表现为术后5-6天出现了基质水肿和溶解,术后1个月恢复,但层间可见大量瘢痕样高反光物及角瓣的全野皱褶。结论: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是LASIK想方设术后角膜层间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其典型病理改变为角膜层间的炎性细胞浸润,是多种病因通过内源 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上篇文章角膜营养不良BIGH3基因突变分析
  • 下篇文章棘阿米巴的18S核糖体DNA基因型鉴定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视光学(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阅读:2593]
    2. 高度近视白内障并低视力超乳术后视力分析 [阅读:2485]
    3. 闭路式OPL视力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阅读:2457]
    4. 人眼波前像差测量表示及矫正的研究和应用 [阅读:2219]
    5. 改良法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 [阅读: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