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ry NPT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44例(68眼)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NPTS联合生物胶植入,对年轻患者术中联合丝裂霉素。术后观察眼压,眼内组织反应情况,滤过泡形态,视力,视野进展情况。术后不用药眼压≤21mmHg为手术完全成功,局部用药眼压≤21mmHg为部分成功,局部用药眼压仍>21mmHg,需要再次手术者为手术失败。
结果:
1. 一般情况 44例(68眼)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6岁(14~82岁)。视乳头C/D比0.4~1.0,其中72.5%患眼C/D比≥0.8。随访时间为6~46个月,平均22.2±10.3个月;其中随访满1年的51眼,满2年的22眼。76.3%患者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
2. 手术成功率 手术完全成功率在术后半年、1年、2年时分别为85.9%、69.5%及59.6%;部分成功率为6.2%、22.6%及26.3%;合计为92.1%、92.1%及85.9%。最后一次随访时,55眼手术成功,其中眼压≤15mmHg的22眼,眼压在16~21mmHg的33眼;61.1%的患眼存在功能性滤过泡。13只手术失败眼中11眼未见功能滤过泡,2眼见局限滤过泡,且UBM示巩膜瓣下液性暗区。
3. 并发症 术中有2眼发生微穿孔,1眼切入睫状体上腔,1眼发生玻璃体溢出。术后有4眼出现轻微前房出血,均在7天内吸收;术后有3眼出现轻度浅前房及轻度脉络膜脱离,均在7天内恢复;术后未出现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炎症等并发症。
结论:NPTS联合生物胶植入,必要时联合丝裂霉素能有效降低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外滤过是此手术降眼压的主要机制,瘢痕化仍然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且可能出现在滤过泡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