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大会特别演讲 | 大会专题讲座 | 大会自由发言 | 大会展板展示 | 大会综合信息 | 眼科厂商名录
|您的位置>>大会专题讲座>>视光学>>接触镜技术的三个基本理论[转载]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1105次 关键词:近视

 
   [作者]: maojin [单位或文章来源]: 谢培英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中心 [加入时间]:2002/8/25
  接触镜技术的三个基本理论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1105   


接触镜(CL)技术汇聚了物理光学、高分子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眼科屈光学等多学科的精华,是现代高科技发展中不断创新的结晶产物。可以认为,CL的使用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国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随着国内外CL的迅速普及应用,在提高各类屈光矫正的光学效果,治疗某些疑难性屈光性眼疾,促进双眼视觉功能等方面CL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眼科、视光学界的接触镜基础理论水平,全面了解CL的优势与特点,有利于在临床中更好地扬长避短,指导CL的实践。
下面将对CL三个最基本的基础概念进行逐步探讨。
一、 CL光学概念
与配戴框架镜(SP)有所不同,配戴CL将形成一个由泪液、CL、泪液镜、角膜组成眼表面的新的光学系统,由于角膜接触面的改变,CL戴镜下角膜则成为一弱凹透镜(-0.69D),而戴SP时角膜为一强凸透镜(42.95D)。CL的视网膜像放大缩小倍率小,更容易形成双眼视觉,如无晶体眼戴SP,可放大25%~30%,而CL放大5%~10%,有晶体眼单眼-11.00D高度近视,另眼为-1.00D近视,SP矫正可缩小15%和2%,形成13%的不等像,无法使用,而CL缩小4%和1%,仅有3%的不等像,属生理容许范围,可恢复双眼单视。另外,CL与眼球同步运动,产生的棱镜效应小,而且视野宽广,戴SP的视野约为裸眼的59%,HCL(硬性接触镜)约为62%,SCL(软性接触镜)约为96%。RGPCL(透气性硬性接触镜)形成的光学系统更为合理、稳定,泪液透镜效应发挥得充分,即使是SP与SCL无法矫正的非规则性散光也能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而且对比敏感度曲线可在全频提高,无论低阶或高阶,RGPCL的波前像差小。但CL矫正近视时比SP增加了调节与辐辏。根据CL的光学优势及特点,对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无晶体眼,高度散光,屈光参差以及圆锥角膜,外伤术后等引起的高度不规则性散光,应当首选CL进行光学矫正。
二、CL生理学概念
CL戴于眼表面,势必对眼表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角膜的生理代谢活动会发生变化。角膜需氧性高,而不同CL可使角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反应这一观念,应具有很强的意识和理解力,因为缺氧反应是引起角膜一系列并发症的根本原因。
角膜上皮最容易受到损伤,缺氧可使角膜上皮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到抑制,糖原储存量明显减少,细胞呼吸链上酶活性显著降低,进而使细胞微小器官受损,细胞连接性降低,再加上机械性摩擦与泪膜的改变,上皮容易脱落,因此可见角膜表层点染,片状缺损,甚至全层缺损,破坏了屏障机能,极为严重者尚可继发感染。缺氧状态下乳酸大量的蓄积以及二氧化碳通透性降低,产生代谢性及呼吸性酸中毒, 使角膜基质pH值下降,水代谢异常而出现角膜水肿,即角膜增厚。过夜配戴后临床结果指出,不同Dk值RGPCL引起角膜增厚2%~8%,而各类不同SCL使角膜增厚高达8%~15%。角膜内皮细胞也会受到缺氧的影响,长期戴镜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形态发生变异。十年以上戴镜者调查结果表明,与同年龄组健康非戴镜眼相比较,PMMA HCL使内皮细胞密度下降了30%以上,平均细胞面积增加了30%以上,SCL连续过夜配戴后内皮细胞密度下降了20%以上,平均细胞面积增加了20%,变异系数增加了10%以上。如何避免或减少角膜缺氧的发生? 第一是选择透气性能高的CL材料或薄型CL,同时需保持CL的清洁性,因一旦镜片出现沉淀物,其透氧性能会严重降低。第二应选择设计合理,配适状态良好的CL,以保证良好的泪液循环和舒适度。
三、CL力学概念
1.CL的附着原理
CL附着于角膜表面而不轻易脱落的原因为大气压与液体压之间的压力差,以及泪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不同媒质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质量及运动不同而产生压力差,压力弱的媒质将向压力强的一方押贴,这时表面张力将保持一定的均衡。CL附着于角膜是空气(大气压)与泪液(液体压)媒介的关系,压力较强的一方为大气压,由表面张力支撑的曲面形成一凹面,表面张力中的垂直成分产生一定的牵引力。大气压与液体压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随表面张力,CL直径,接触角,泪液厚度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 CL中心稳定原理
1) HCL的中心稳定
角膜形态自角膜顶点朝向周边几乎均等地平坦化,形成一非球面构造,当HCL位于角膜中央部,镜片边缘全周形成的泪液层厚度均等,因此全周的大气压与液体压之压差相等,HCL则保持在角膜中心位置上,当HCL偏移角膜中央后,镜片边缘全周的浮起不均等,形成泪液层的厚度不均衡,因此压差亦不均衡,曲面上的表面张力亦不相等,此时HCL开始向泪液层厚的方向移动,直至边缘全周的作用力相等,HCL回复并稳定于角膜中心部。
2) SCL的中心稳定
戴SCL时,所受的外力为瞬目闭睑时伴有的眼睑压迫和摩擦力,SCL发生伸展和变形,抵抗力则为SCL特有的弹性力和摩擦抵抗力,开睑后,解除了SCL所受的外力,与附着相关的力则发生作用,同时由于SCL的弹性力大于摩擦抵抗力,SCL发生收缩运动,若SCL各部从均等伸展状态下解放,这一收缩运动为原位复原运动;若从不均等伸展状态下解放,收缩运动为伴有复位的复原运动。不同的配适状态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力。
与CL配适、移动相关的作用力,以及泪液的流体力学,也将进行探讨。



  • 上篇文章医学验光
  • 下篇文章眼屈光手术研究进展
  • 文章搜索:

    第八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视光学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Monochromatic Wavefr... [阅读:2099]
    2. 眼屈光手术研究进展 [阅读:2063]
    3. Clinical Education o... [阅读:1445]
    4. 近视药物治疗之历史、现况及展望 [阅读:1358]
    5. 葡萄膜炎与白内障手术 [阅读:1326]
    接触镜技术的三个基本理论
    医学验光
    近视药物治疗之历史、现况及展望
    儿童近视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