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视光学(投)>>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911次 关键词:高度近视

 
   [作者]: 孟晓红 阴正勤 李世迎 张敏芳 陈红雨 [单位或文章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400038 [加入时间]:2003/8/9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911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OCT特征以了解高度近视黄斑形态改变对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 病例分组 观察组以视物变形、变暗,复视,近期视力下降为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21例36只眼,对照组选择来我院配镜无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只眼。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眼科检查,眼底彩照及无赤光照相,OCT检查异常者同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OCT采用Zeiss OCT 3 A1,扫描方式分别为经黄斑中心凹放射状、水平线状和垂直线状扫描,图象分析采用Zeiss OCT3A1图象分析处理系统。数据统计采用t 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OCT异常者以眼只计算。
结果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中其矫正视力有显著差异,有主诉症状组黄斑区OCT扫描显示结构正常者为5例8只眼,而其OCT扫描异常率为83.3%,FFA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者为14例27 只眼,黄斑区OCT异常改变与眼底改变有相关性。无主诉症状组OCT扫描异常率为19.0%,FFA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者为11例20 只眼,单眼合并2种以上OCT异常改变者占36.1%,其矫正视力多低于0.3,而单纯性的黄斑区视网膜浅脱、黄斑裂孔以及黄斑前膜其矫正视力³0.3,无主诉症状组发现的黄斑区OCT异常多表现为视网膜浅脱、黄斑前膜以及视网膜劈裂。在随访的一例不伴有黄斑孔的黄斑区视网膜浅脱患者1月后发生黄斑区以下的广泛视网膜脱离,而行手术治疗。
结论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OCT观察特征接近于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助于解释高度近视视功能异常,对OCT扫描异常改变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以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对高度近视眼患者特别是对于近期出现视力下降或视物异常者常规行OCT检查。



  • 上篇文章儿童屈光参差LASIK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 下篇文章配戴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进行全自动视野检查的对比研究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视光学(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阅读:2593]
    2. 高度近视白内障并低视力超乳术后视力分析 [阅读:2485]
    3. 闭路式OPL视力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阅读:2459]
    4. 人眼波前像差测量表示及矫正的研究和应用 [阅读:2220]
    5. 改良法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 [阅读:1998]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及对侧眼周边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状态分布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对于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