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会议投稿查询 | 综合信息报道 | 在线注册查询
|您的位置>>会议投稿查询>>视光学(投)>>聚散障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 发送给好友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阅读:879次 关键词:屈光参差

 
   [作者]: 李海军 陈莉 [单位或文章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400038 [加入时间]:2003/8/9 [稿件录用方式]: 书面交流
  聚散障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打印文档
  文字 背景 字号 保存设置   人气指数:879   


目的:针对出现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患者,诊断出聚散障碍的类型,以视光学方法治疗改善患者双眼视觉功能。
方法:收集24例,主诉视近、视远用眼不适,一般眼科检查(裂隙灯、眼底镜)排除其他眼病,通过客观和主观验光,以最高度数的正镜片最佳视力完全屈光矫正,患者视觉症状无明显改善。在综合验光仪上测出反应双眼视觉功能的数值:运用Vongrate 法测出患者的远、近距离的水平隐斜值,双眼调节幅度、负相对调节值、 正相对调节值、正相融象辐辏值(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负相融象辐辏值(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及梯度性调节辐辏与调节比值。运用Donder图形分析以上测量值,诊断聚散障碍的病历类型,选择视觉训练或改变球镜处方或给予棱镜处方及综合治疗,观察疗效。
结果:24例聚散障碍的患者:辐辏不足4例、辐辏过度8例、散开不足3例、散开过度2例、单纯外隐斜6例、单纯内隐斜1例,三月或半年复查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明显提高(以辐辏不足和单纯外隐斜效果最好)。
结论:聚散障碍的诊断,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视觉功能。



  • 上篇文章对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三级视功能发育的观察
  • 下篇文章利用推近法测量调节幅度的心得
  • 文章搜索:

    眼科专业学术会议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视光学(投)热点文章 □- 相关文章
    1.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阅读:2593]
    2. 高度近视白内障并低视力超乳术后视力分析 [阅读:2485]
    3. 闭路式OPL视力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阅读:2459]
    4. 人眼波前像差测量表示及矫正的研究和应用 [阅读:2220]
    5. 改良法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的建立 [阅读:1998]
    儿童屈光参差LASIK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儿童屈光参差LASIK术前术后PVEP的变化
    聚散障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对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三级视功能发育的观察
    LASIK矫治儿童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