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平均中央角膜曲率、角膜平均直径与制作的角膜瓣平均直径、角膜瓣蒂长度的相关关系。
方法:根据手术前平均中央角膜曲率,分为三组:低曲率组即平均中央角膜曲率≤42D;中等曲率组即平均中央角膜曲率>42D <44.4D;高曲率组即平均中央角膜曲率≥44.5D。每组各100例200只眼,共300人600只眼。手术前角膜地形图测量平均中央角膜曲率K= (K1+K2)/2,测量角膜平均直径=(HVID+VVID)/2。采用日本Nidek MK-2000型自动角膜板层刀,刀片固定器选择160µm厚度,负压环选择8.5mm角膜瓣直径,角膜制作自6:00到12:00方位。测量角膜瓣平均直径(水平直径+垂直直径/2)和角膜瓣蒂的长度(弦长)。
结果:低、中、高曲率组角膜瓣平均直径分别为 8.35±0.34mm、8.66±0.30mm和8.93±0.33mm,三组间角膜瓣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F=40.05,P<0.0001);低、中、高曲率组角膜瓣蒂长度分别为4.76±0.50mm、5.41±0.54mm和5.81±0.43mm,三组间角膜瓣蒂长度有显著差异(F=48.84,P<0.0001)。进一步采用直线回归统计处理得出直线回归方程:平均中央角膜曲率=27.31+1.86角膜瓣平均直径(F=101.31,P=0.0001),平均中央角膜曲率=37.08+1.18角膜瓣蒂长度(F=126.52 ,P=0.0001)。角膜平均直径与角膜瓣平均直径无直线相关关系(F=3.187,P=0.0757),角膜平均直径与角膜瓣蒂长度无直线相关关系(F=0.138,P=0.7111)。
结论:平均中央角膜曲率越高,角膜瓣的平均直径越大,角膜瓣蒂长度越长。角膜平均直径与角膜瓣平均直径、角膜瓣蒂长度无相关关系。角膜瓣平均直径越小、角膜瓣蒂越短,角膜瓣稳定性越差,发生游离角膜瓣的可能性越大。手术医生应重视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与角膜瓣的关系,从而减少术中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