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探讨LASIK术对玻璃体的影响。
2. 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LASIK治疗的中高度近视患者43人85眼,术前屈光度数(等效球镜)平均为-7.94±1.62D,采用美国SCMD公司的可调式气动微型角膜刀和美国Coherent公司的Schwind Keratom—III型准分子激光机,常规操作。所有病例于术前、术后3天、1月、3月均应用B型超声波检查玻璃体情况。
3. 结果
术后3天复查共79眼,有1眼术后出现PVD;术后1月复查共53眼,有8眼术后出现PVD;术后3月复查共12眼,有3眼术后出现PVD。PVD发生率术前为9.41%,术后3天为10.13%,术后1月为26.42%,术后3月为41.67%,将术前分别与术后3天、1月、3月作比较,χ2值分别为0.0238(p>0.05,无显著性意义)、7.043(p<0.01,有显著性意义)、6.852(校正χ2,p<0.01,有显著性意义)。
4. 讨论
LASIK对玻璃体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可能与负压吸引牵拉作用、眼压的骤然升降、激光所产生的冲击波、术后调节的改变等有关。 因此,对于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应从严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应详细地检查眼底,了解眼后段的情况;术中尽量缩短负压吸引时间,将其对玻璃体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术后应定期详细检查眼底和长期随访,注意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发生,以便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