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状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
|
作者:雷功祖 雷… 文章来源:中铁一局集团公司西安中心医院眼科 710054 西安市南二环路东段319号 点击数:1633 更新时间:2004/6/14
|
|
目的:评价放射状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52 例患者68 眼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2 眼。行改良术式共36 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共32 眼。改良术式具体方法如下: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做5mm×5mm三角形巩膜瓣,放射状切除1.5mm×3.5mm带小梁组织的深层巩膜条带,顶点处缝合巩膜瓣一针,连续水密缝合球结膜瓣。术后随访视力、眼压,随访时间6月至30月,平均24月。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改良组术前平均眼压47.82 mmHg,术后两年平均眼压14.20 mmHg,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 45.32 mmHg,术后平均眼压20.05 mmHg,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良组与对照组术后两年眼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手术成功率改良组为88.89 %,对照组为58.13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有2例3眼发生恶性青光眼,无一例发生脉络膜脱离,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结论:放射状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简单,在生理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大鼠视网膜慢性高眼压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中IL-4、IL-6、IL-12含量的对比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